后續將恢復正常
不過昨日接受記者采訪的經濟學家和分析人士均認為,7月份貨幣信貸數據的異常狀況后續應該不會再現,8月份信貸供需將逐步恢復正常。
招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向南都記者分析認為,盡管其他數據并不好看,但居民中長期信貸增量沒有出現急劇跌落,這表明房地產銷售形勢沒有預期中的那么差。
“這已經排除了下半年最大的風險———房地產市場硬著陸的可能性。當然從企業短期信貸需求的疲軟來看,去杠桿導致經濟下行的壓力還是比較顯著。但我們可以看到,7月份國務院已經主動推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十條舉措,并進一步簡政放權為企業減輕負擔,預計這些措施后續會逐步發揮作用,慢慢修復企業的短期資產負債表。”前述深圳某券商策略部門負責人向南都記者強調。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昨日亦對南都記者稱,目前由于房地產等傳統產業趨勢性向下,新經濟規模尚未大規模形成,經濟高度依靠政策托底。“一旦政策寬松力度減弱,實體經濟復蘇就會出現瓶頸,融資需求就會顯著下降。不宜將本月異常‘緊’的數據解讀為政策將持續收緊,預計在底線思維之下,整體政策基調仍將維持‘ 總量穩定、結構優化’。”他向南都記者表示。
交通銀行[-0.23%資金研報]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昨日也預計,在宏觀經濟總體逐步企穩的情況下,隨著短期季節性因素消失,加之央行也將繼續通過再貸款、再貼現等繼續加強定向、結構性支持,7月新增信貸不多應是短期現象,未來貸款增長有望回歸到平穩水平。
“從全年來看,預計新增人民幣貸款有望達到10萬億元左右,對應余額同比增速約14%;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將在18 .5萬億元左右,年末廣義貨幣余額同比增速約13 .5%,狹義貨幣余額同比增速在7 .5%左右。”連平向南都記者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