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專為虧損網企在創業板上市開設綠色通道目前無更多確切消息,監管層當下只是要求儲備相關企業上市資源。 (吳比較/制圖)
證券時報記者 胡學文
證券時報記者近日獲悉,監管層正在大力推進虧損網企國內上市的進程,日前派出專業小組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對虧損網企國內上市意愿、政策訴求進行摸底調研,待調研完成后,有望儲備一批暫時沒有盈利但是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上市資源。
眾多網企國內
上市意愿強烈
“京東、阿里等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陸續赴美上市,對高層震動很大,有望加速推動虧損網企國內上市的步伐。”接近監管部門的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該人士透露,對于國內優質互聯網企業上市資源的不斷流失,監管層早有意識,尤其在國內創業板推出后依然留不住這類新興行業企業,更是成為心頭之痛。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日前也直言,大批互聯網行業龍頭企業流失海外“是嚴重的教訓,今后不應重蹈覆轍”。
證券時報記者從有關人士處了解到,目前監管層成立了專門的科技組,為虧損網絡企業、高科技企業國內創業板上市摸底調研。“科技組成員中特別吸納了來自互聯網行業的研究人員,以便于更好地了解行業問題,搜集政策訴求,為后續具體政策出臺提供支持幫助。”
據悉,日前科技組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密集調研,部分在互聯網行業投資卓有成效的創投機構,諸如IDG資本、凱鵬華盈、啟明創投等都收到了科技組希望推薦具有發展前景互聯網企業的信息。
除了到創投機構調研外,在一些場合監管層也問計于相關企業,以期為推動虧損網企國內上市尋求智慧支持。在資本市場學院日前組織的某內部研討班上,知名電商企業負責人也向“問計”的深交所有關人士建議,應該放寬盈利要求,引入更多符合互聯網企業特征的規模、毛利率、產品覆蓋面等方面的指標。
從摸底情況來看,諸多互聯網企業國內上市意愿強烈,有些企業已經在修改VIE架構準備回流國內上市,尤其是游戲行業,由于國外估值相對較低,回歸國內資本市場意愿強烈。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互聯網公司持觀望態度,希望監管層盡快排定虧損網企國內上市政策出臺的時間表,以便明確國內上市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