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公安部門站上獲悉,隨著我國反腐敗斗爭的深入,近期有個別網民蓄意編造一些混淆視聽、擾亂人心的惡性謠言,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目前,公安機關根據群眾舉報,已經依法對2名在網上編造、傳播謠言的網民予以刑事拘留,并對37名編造、傳播相關謠言的網民予以治安處罰和教育訓誡。(7月20日 新華網)
這起所謂的“抓捕門”事件,讓人看到無良發帖者為制造轟動效應,不擇手段,捏造事實,嚴重影響和干擾了反腐敗斗爭的進程。為此,公安機關迅速開展調查,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對馬某、裴某予以刑事拘留。
時下中國的互聯網,從微博到微信,從博客到論壇,再到各大門戶網站,可以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時候甚至翻江倒海風起云涌。這一切的源動力,來自于億萬網民對時代和社會的關注,對前途和未來的希冀,“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中國”不再是一句空話。互聯網的興起和引進,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國老百姓,虛擬的網絡彰顯了真實的力量。
但是,中國網絡世界同樣“沿襲”了現實社會的復雜和紛亂,有些網友為博取大量眼球或者圖謀不當利益,而故意搬弄是非,蓄意造謠惑眾,他們的言行不僅違背了客觀事實,而且擾亂了網絡秩序,事實上成了整個社會的“麻煩制造者”。有人說看新聞聯播一片歌舞升平,看網絡世界到處昏天黑地,這種強烈反差的形成有網絡造謠者的“功勞”。
中國的很多網民基于對現實社會種種丑惡現象的不滿,已經自然形成了一種“高度一致”的逆反心理,一看到負面信息不管真假都會群起而攻之,客觀和理性都被有意無意地拋到了九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