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宏觀 > 觀察 > 正文

GDP數據:追求與追問
2014-07-18 00:41:31   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原創   評論:0 點擊: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二季度及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基本情況數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69044億元,同比增長7 4%。分季度來看,一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二季度及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基本情況數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69044億元,同比增長7.4%。分季度來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同比增長7.5%。這個“期中成績”如人所料,不出大格,是多數人希望看到的,尤其是決策層期待的。接下來,少不了有一段時間的“GDP話題熱”。無非是三層意思:一個是解讀,一個是預測,一個是建議。

  7月11日筆者在中國經濟時報發表的《GDP數據:真實比黃金更重要》一文中,講了GDP數據是“怎么來的”。核心意思是說,要區分開GDP的兩個意義:一個是作為“客觀生產結果的GDP”,一個是作為“主觀數據的GDP”。“GDP數據”是核算出來的,是可以“任意”調整的,有不同的標準、方法和口徑,有誤差,也有“拍腦袋”、造假;“客觀生產結果”是確定的,不管怎么核算,數據如何調整,它就是那么多。因為“GDP數據”永遠都不可能不折不扣、原原本本地反映“本來的”生產成果,追求的只能是最大程度的“真實”,只能是一個大致的區間值,所以,解讀不必糾結是7.4%、7.5%或者更低、更高一些的“確定的”數值,只要這個“區間值”是接近真實的、可靠的就很不容易。

  進一步講,即使GDP數據是完全真實的、可靠的,仍有若干局限性和問題,它不是分析經濟形勢的充分條件,說它重要是因為它是必要條件。

  我們都知道的經濟學和日常經濟生活常識,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一般來說有充分就業、價格穩定、經濟持續均衡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這四個問題對于分析經濟運行而言缺一不可。GDP反映了生產活動創造的最終成果,但多少人參與了這些成果的創造,多少人想參與而不能參與這些成果的創造?“失業率”是衡量一國經濟運行最重要的一項指標。但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一個基本的、能夠大體上反映就業、失業狀況的統計指標,官方統計口徑的“城鎮登記失業率”幾乎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1978至2013年的36年間,“城鎮登記失業率”最高的是改革最初三年的5%上下,最低的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三四年2%上下,其余的大部分時間在3%左右到4%左右,2002年以來12年間沒有超出4.0%-4.3%區間,2010年以后的4年一直是4.1%,成了個“常數”。上世紀90年代末國有企業改革幾千萬國企職工下崗,但那幾年官方失業率顯示的僅為4%。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全國約4500萬外出務工人員失業,約占27500萬外出務工人員和農民工的17%,但官方統計的2009年第一季度失業率僅為4.3%,與高歌猛進的2006、2007年的4.1%沒什么差別。

  實際上,失業率作為經濟運行的晴雨表理應是高低起伏變化的,經濟景氣時失業率較低,經濟下行時失業率較高。在美國,決策者和投資者最關注的數據就是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五發布的就業報告。

  可見,光“解讀”GDP數據,據此分析、判斷、預測經濟運行狀況是遠遠不夠的。比較而言,能夠反映實際就業狀況的“失業率”指標在經濟分析中更重要。正因為重要,所以“失業率”數據的缺失是我們宏觀經濟指標體系的最大短板,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更需要解釋、解決的一個問題是,都說確定“GDP下限”是為了保證就業,那么,就業和GDP到底有怎樣的相關關系?連一個基本的“失業率”數據都沒有,不管兩者相關性如何,這個“GDP下限”是怎么估算出來的?

  再舉一個“著刀”一點的問題,GDP數據不能反映財富的分配問題。這里不說居民之間的貧富差距,單說GDP在勞動者、企業、政府之間的分配。30多年來GDP高速增長,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高投資、低消費”,“冠冕堂皇”的說法是得益于“人口紅利”。這種GDP切割方式,產生了三個嚴重后果:一是長期以來消費不足,靠投資推動增長;二是因為勞動比資本便宜,企業更愿意雇傭勞動代替資本和技術,而創新動力不足;三是大量的政府投資低效率,產生壟斷,滋生腐敗,拉大貧富差距。這種增長模式現在已經走到了盡頭。

  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問題,GDP不能準確地反映財富的積累和增長。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大程度上決定于財富存量而不是GDP.GDP是財富存量的重要來源,但財富存量的增長既取決于經濟增長速度,更取決于經濟增長質量。在增長質量高的情況下,財富存量隨著GDP的增長而增加;相反,財富存量不一定隨著GDP的增長而增加,甚至可能會隨著GDP的增長而減少。[page]

  筆者認為,目前最緊迫的是,國家統計局、人社部等相關部門應抓緊研究失業率統計問題,盡快有一個能真實反映就業狀況的“失業率”指標。

  其次,建議國家統計局同時公布按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核算的GDP數據。以此從不同的角度和環節更全面地反映GDP的來龍去脈,準確性和可信度更高一些,避免不必要的“口水仗”。

  第三,建議干部培訓時開設“國民經濟核算”課程,至少要有一個“GDP常識”的基本啟蒙課程,以減少“拍腦袋報數據”的現象。領導們要知道GDP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能“糊涂廟糊涂神”。

相關熱詞搜索:數據

上一篇:專家解讀公車改革方案:是一次釜底抽薪的改革
下一篇:公職人員怒發臟話短信,丟掉工作值得惋惜

分享到: 收藏

右側版權信息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財經時報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財經時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務

 

違法信息舉報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cncaijing@163.com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中國財經時報網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