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靜致遠)
安徽安慶市委書記虞愛華手拿廢棄日歷紙做講稿的照片傳至網上,收獲了作風節儉的稱贊。但僅隔一日,網友便扒出其身后主席臺上放置的礦泉水均是每瓶35元的高檔品,輿論立馬反轉了。
咋一看這條消息,不由得讓人吃驚。在群眾路線走得如此深入的今天,既然膽敢會場放35元一瓶的高檔礦泉水,這簡直是享樂主義繼續“粉墨登場”。筆者覺得,喝如此高檔的礦泉水折射出官員節儉意識淡薄。古人早有告誡,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眾所周知,在深入貫徹“八項規定”和反“四風”不斷深入的今天,官員應該聞風而動,更加自覺踐行勤儉節約,反對奢靡浪費之風,給民眾作出好的樣子。如果此前沒有做到,那么現在必須去做,而且必須做到。若仍喝35元一瓶的高檔礦泉水,或拿其作招待品,這是頂風行事,必須追究。要知道,北京人民大會堂里常用農夫山泉也僅僅才兩塊錢吧。因此,我們不難看出一面是手持“舊日歷”的講話稿,一面是35一元一瓶的高級礦泉水。兩種截然相反的舉動,將領導們的勤儉節約意識推至“風口浪尖”。作為一種身體力行的倡導,虞書記本人是想在勤儉節約上做個表率的,出發點無可厚非。但35元一瓶的礦泉水肯定就是奢侈浪費具體表現。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作風問題絕對不是小事。狠剎奢侈浪費之風,沒有余地;大興勤儉節約之風,沒有退路;務必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勤儉節約,不僅僅是中央發出的號召和作出的要求,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當今時代的客觀要求和大勢所趨。不能否認的是,我們的社會發展了,各方面的條件優越了,很多人就開始鋪張浪費起來了。但是我們要清醒的看到我們的發展還處于低水平、不均衡階段,財力物力和物產資源浪費不起,就是真正富裕發達了,勤儉節約也決不能丟失。一方面,財力和資源的浪費無法挽回、不可彌補,而我們的發展一線、建設一線、基層一線還需要大量的財力和資源,我們的貧困地區、貧困家庭、流浪人員還需要有飯吃、有衣穿、有住處、不挨凍。另一方面,勤儉節約精神不是物質上的占有能夠替代的,它是價值觀念、人生追求和行為作風的體現。奢侈結出的惡果,不僅僅是物質的浪費,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頹廢、意志的消沉和事業的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