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中紀委通報了624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件。很多公務員感嘆:如今的日子不好過了。往年的年節禮品、獎金都沒了。公款消費少了,但也有人說“人情味”也少了。今年9月8日,人民日報官微發表文章指出,反腐反的絕不是職工的正常福利。普通公務員福利情況到底是怎樣的?京華時報記者采訪了各地25名公務員,解析你不了解的公務員福利。(騰訊新聞9月22日)
公務員福利待遇,本身并沒有錯,許多行業也同樣有不同的福利,錯的是借福利的名義濫發錢物,過度的發放福利。
福利待遇在當今社會,許多的職業也同樣擁有。例如最近炒得火熱的阿里巴巴,持有原始股的員工也隨著美股的上市,瞬間創造出許多的百萬千萬富翁。這也是福利的一種。果殼網的員工在一種開放,輕松的工作環境當中,偶爾還有各種驚奇的小點心,這也是員工福利的一種。我們公司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發點兒購物卡,員工生日的時候發點兒生日禮物,這也是員工福利的一種。而作為公務員來講,基本的合法的福利也應該是這個職業收入的一個正常的組成部分。
公務員福利被詬病的原因,在于福利的過度發放。公務員隊伍作為行使行政權力的隊伍,福利待遇必須要在法律的范圍內進行發放。但是,有些機關單位卻借福利之名,巧立名目,過度的發放各種福利待遇。這既是造成了公共資產的流失,也是權力謀私造成社會不公的表現。公務員的福利就被這種濫發、過度發放妖魔化,變成了被公眾所不能接收的待遇組成成分之一。
福利作為職業的附加待遇之一,公務員既有獲得福利的權力,同時作為財政供養人員,也有接收監督管理的義務。公務員的福利,應該要做到法無明文不可發,地方行政權力不能私設名目發放,發放應該嚴格的遵守法律制度的要求,同時必須要做到公正公開,這是財政供養的必然要求。而解決公務員最根本的問題在于將設立福利發放項目和金額的權力收歸到足夠高的行政級別,最好是通過中央立法、制定制度等形式來實施,同時金額、名目等嚴格的向社會披露,這樣才是公務員所求之福利與公眾所詬病的矛盾的解決之道。
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