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流傳著多幅民眾聚集現場照片,其中一縣領導在雨中講話時,警察“一手持槍”一手為其撐傘照片備受非議。昨日,河南獲嘉縣官方就該縣副縣長吳振福與民眾對話時,警察為其“持槍撐傘”一事回應時稱,警察所持是對講機。吳振福就此事致歉。(9月18日,新京報)
然而在這位副縣長的道歉聲明中,僅僅反復強調了“公安民警給我打傘一事,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我再次向獲嘉縣的父老鄉親和廣大網友道歉。其對于化工廠一事卻只字未提,對于之前忽視民意的錯誤毫無涉及。
無論該縣官對民警撐傘一事有無察覺,此舉暴露出來的“官僚主義”確實在群眾中影響不好,但相比化工廠對居民生活帶來的困擾相比,難道是其政治形象更為重要嗎?筆者認為,該縣長應該道歉的是對當地百姓生活以及環境的破壞,是對民意民情的忽視。
從9月3日化工廠違規生產排放氣體,直到9月9日民眾抗議,才被要求“立即停電停產”。更詭異的是,在當地宣稱工廠停產之后,民眾抗議再度發生。試想,如果這次事件及時得到處理,居民生活已經恢復正常,那么,民眾怎么還會再次靜坐?既然在事件處理中,雙方沒有達成一致,那么為什么不引起重視?非要等到事態擴大才采取強制措施嗎?如果不是這一撐傘事件在網上被炒的沸沸揚揚,恐怕化工廠事件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吧。
誠然,“民警撐傘護縣官”發生在當下,確實與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道而馳,其必然會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特別是在處理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中,還公然顯示其“特權”、“官僚”,深深傷害了民眾的心。即使后面發表了申明表達歉意,也希望不是僅僅為了其政治前途,個人形象,忽略民眾的切身利益的“敷衍之舉”。(作者:楊詩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