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一劍:“百長千警進萬家”,親民助民落到實處
今年3月,廣安市公安局啟動“百長千警進萬家”親民助民活動,要求黨委班子成員每人聯系5戶群眾,到派出所蹲點調研、體驗生活不少于2周;部門主要負責人每人聯系10戶群眾,其他民警每人聯系15戶群眾,到派出所實踐調研、幫助工作不少于1個月。(9月15日《四川日報》)
“我們就是要確保全警參與,從局長、所長到普通民警,都要走到群眾中去,傾聽群眾心聲。”廣安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鄧文國說。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扎扎實實走基層,啟動“百長千警進萬家”親民助民活動,真正為民辦實事,真正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
目前,有些干部下基層,只到村干部家里坐一坐,溝通一下感情,然后“打道回府”,也就是所謂的“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干部家里吃頓飯,臨走說聲好好干”。誠然,在村干部家里相對輕松舒適,也不會聽到怨言、碰到“麻煩”事,但難以摸到真正的實情。這樣的下基層,表面上是在聯系群眾,實際上離群眾太遠。有句話說得好:坐在同一個板凳上才縮短了心與心的距離,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就沉淀了多少真情。
因此,啟動“百長千警進萬家”親民助民活動,服務群眾,要做到讓群眾歡迎,就要充分尊重群眾意見、照顧群眾感受,堅持基層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在下基層的方式方法上多改進。
筆者以為, 啟動“百長千警進萬家”親民助民活動,就是要機關干部通過接受思想教育,突破認識上的瓶頸,自覺走出辦公室,改掉上班一杯茶、一份報的悠閑自得,自愿到農村群眾當中去,與他們面對面交談,傾聽他們的意愿和呼聲;到田間地頭去,與群眾一起勞動,并肩生產,共同感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共同體驗勞動的艱辛,從而發自內心地熱愛群眾,尊重勞動,培養基層感情,踐行群眾觀念。
肯定地說,要把群眾路線走好,就必須扎扎實實下基層,要杜絕那些寫在文件上、掛在口頭上,只圖走過場的形式,要真正下,經常下,蹲得住,零距離感知群眾的純樸情愫和他們在生產勞動中打磨出的“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