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車”事件給文明社會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就因上錯車,要么被殺害,要么被性侵,原本幸福溫馨的家庭瞬間跌入痛苦的深淵。兇手的暴行更是引得公眾人心惶惶,刺痛“文明、和諧、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這之前,公眾普遍認為上錯車并非駭人聽聞的大事,由此而引發血案更為不可信,但如今接二連三的慘案猶如一起“黑色幽默”,給公眾開了一個點都不好笑的悲情玩笑。顛覆了公眾心中對“真、善、美”的純真認知,讓大家談“黑車”而色變,黑車司機儼然成了活生生的“惡魔”。
毋庸置疑,“黑車”是該類事件的罪魁禍首,加大黑車治理力度理所當然。但僅僅對“車”開刀還遠遠不夠,因為實施犯罪行為的是司機,車最多算是犯罪工具。所以,與其說車出了問題,不如說人心出了問題,社會浮躁不安,“文明、和諧、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與“丑與惡”的較量中敗了下風。
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社會就像一個大染缸,良好的社會風氣會促使人心繼續向善,反之則會將“真、善、美”催生為“假、惡、丑”。囚禁女大學生的黑車司機因20歲時被冤判,從而對社會心生不滿,從而進入惡性循環的怪圈。可見,社會環境對人心的影響之大。和諧、文明的社會風氣是化解心結的良藥,是人與人之間友善相處的防腐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是個重大課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公民出行要文明,更要加強自身安全意識。相關部門加強社會治安管理。社會呼喚客運車輛誠信運營,與人為善,法制不溜崗、不缺位。加快文明和諧社會構建,防止“坐錯車遭不幸”的悲劇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