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信宜有個鎮長是中國農業大學畢業生,努力工作卓有成效,每次開干部大會都受表揚,但多年沒有提拔。為了升任鎮黨委書記,他抵押貸款5萬元,湊了20萬元行賄,此后很快被提拔,卻也因此受到處理。(8月17日新華網)
在我國,行賄求升遷已不是古代官場的專利,因為有這一條便捷的升官之路,讓不少官員趨之若鶩。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這位高材生鎮長,也因自己買官的行為受到了處理。
可能有人會想,已經位居鎮長,何須走這一步險棋,登上書記的“寶座”。但對于其本人來說,就算是名校畢業,工作卓有成效,也未能讓其受到組織的提拔。“二把手”的帽子,多少讓其心中憤憤不平。
于是乎,就有了這出貸款買官的戲。其實,縱觀我國官場的現狀,行賄買官的例子不勝枚舉,正因為有了這么多的“前車之鑒”,才會被后來的鎮長效仿。結果也證明,行賄確實是官場上游刃有余的“為官之道”。
“不走尋常路”的升官之道,是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和人民的認同的。屁股還沒在“一把手”的位置上坐熱,便受到了處理。在此次茂名領導干部系列違紀違法案件中,涉嫌行賄買官之人達159人之多,無一例外均受到了處理,如此一來,不僅20萬元行賄款打了水漂,自己還惹了一身騷。
正所謂,上行之下必效之,當上級領導將買官賣官的“潘多拉”盒子打開后,變開啟了這條買官的不歸路。在茂名的這次腐敗案中,“一把手”的“率先垂范”將茂名的官場弄的烏煙瘴氣,“前腐”必然會有“后繼”,以信宜鎮長為代表的基層干部在大氛圍的熏染之下,成了買官案中的犧牲品。
如果說正常的升遷之路通暢,像信宜鎮長這樣優秀的干部,也不會被表揚多年而得不到提拔;如果說上級領導的梁沒有歪,其也不會想到貸款買官的方法。在這場被行賄買官逆淘汰的運動中,還有更多的問題值得我們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