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對來賓市政協變相公款旅游問題進行了立案檢查。經查,2013年6月至12月,來賓市政協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先后組織由政協副主席帶隊的8個課題調研組分11批次赴外省調研,其中10批次與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各組均不同程度存在超調研內容和行程到景區景點旅游,或以調研為名變相公款旅游等問題。(人民網2014年8月12日)
無獨有偶,前不久,西藏自治區紀委通報了近期查處的西藏大學農牧學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謝金川,西藏大學教育工會原副主席邊巴次仁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帶隊公款旅游問題。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政協變相公款旅游,,只是一些黨政機關公款旅游亂象的縮影。近年來,雖然中央三令五申嚴禁公款旅游,但并未對各級官員產生足夠的威懾力,在一些黨政機關中公款旅游屢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官員們無視中央的三令五申,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把戲;另一方面也在于一些規定并未“動真格”。法律法規不動真格,地方政府又和稀泥,公款旅游久病難治,也就成了可以想見的事情。
公款旅游不僅引發公眾普遍不滿,甚至也傷害著黨和政府的公信力與權威。如何才能給公款旅游“降溫”,遏制“只見油門不見剎車”的現狀呢?筆者認為還得用好組合拳,才能打到公款旅游的七寸上。
要加強行政問責,讓官員們不敢用公款旅游。處理公款旅游的官員,“短斤少兩”,“大打折扣”,上演如“山東濱州市工商局局長邵立勇因公款旅游,免職后又擔任威海市工商局負責人”之類的鬧劇。必須要打痛公款旅游者的板子,摘掉官帽子。如果連自己一雙腿都管不住,摘了他官帽不過分。處理幾個這樣的人,也就沒人敢亂花公家的錢了--亂用公款滿世界的跑固然誘人,但如果代價是其官帽,估計沒人“換”。
要扎緊錢袋子,讓官員們沒錢公款旅游。從長遠說,根治“公款旅游”頑癥,最為可靠的辦法就是釜底抽薪,抓緊財政的“錢袋子”。這就需要加快公共財政改革,通過剛性的約束倒逼預算、決算的徹底公開,以此加強對公共財政的監督和約束。試想一下,如果扎緊了錢袋子,還能隨便拿出錢來旅游嗎?
只要找準了“七寸”,用好了組合拳,公款旅游自然會“降溫”,就不會如此泛濫。
作者: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