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水拍云崖暖。8月3日開始,奔騰的金沙江將再次見證一項奇跡的誕生——兩條連接四川和西藏的500千伏輸電線路將以“五跨金沙江”的方式,啃下川藏聯網工程中最艱難的一塊“硬骨頭”。(8月3日四川日報)
川藏聯網工程聯接西藏昌都電網和四川電網,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具建設挑戰性的重大輸變電工程。實現川藏聯網,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對于服務西藏全面發展、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具有深遠的政治意義和重大的經濟意義。
我們知道,川藏聯網工程位于世界上地質構造最為復雜、地質災害分布最廣的“三江”斷裂帶,工程沿線多為高山峻嶺和無人區,交通運輸極其困難,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施工環境極其艱苦。而僅從線路設計上來說,三跨金沙江就能滿足線路走向,增加“兩跨”,只為繞開位于巴塘縣竹巴龍鄉的竹巴龍自然保護區。
或許有人會問,增加兩跨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對建設者的身體健康都會構成更大的威脅,就為了保護竹巴龍自然保護區,值得嗎?答案不言而喻。
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長江、黃河等重要河流的發源地,藏區生態環境對我國環境影響非常重要。竹巴龍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瀕危動物矮巖羊及其天然繁殖基地為主的州級自然保護區,區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國家一級、二級、省級30種,對促進國家的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和科技文化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環境保護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線、生命線和高壓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正因為如此,為保護好高原生態,川藏聯網工程指揮部建立了工程建設指揮、設計、施工、監理“四位一體”的環保水保管理體系,把建設“綠色環保工程”的理念貫穿于工程建設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