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鄉域自然條件和工作實踐,我們推出了‘便民服務連心卡’,并充分發揮其作用,真正成為架通黨群干群的‘連心橋’。”談及“便民服務連心卡”,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河嘴鄉黨委主要領導說,該鄉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因地制宜推出“便民服務連心卡”,有效地發揮了服務群眾、聯系群眾的作用。(神木新聞網 7月22日)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河嘴鄉黨委一班人為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的建設,改進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領域和內容,創新實施了“便民服務連心卡”制度。群眾有什么困難,甚至不出家門,只要按卡找人,一個電話就可以得到民政事務、勞動保障、計劃生育、勞務輸出等服務。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要深入基層,排憂解難,致力惠民,廣交朋友,結親連心,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像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便民服務連心卡,按卡找人,更快更好地解決了群眾最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將干部和群眾的心連在了一起。這樣的走基層,這樣的群眾路線實踐無疑是扎實有成效的。
黨員干部下基層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實實在在地聽民聲,訪民情,察民意,為群眾排憂解難。對領導干部而言,不但要下基層,而且要保證帶著感情下基層、帶著任務下基層、帶著責任下基層。
像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便民服務連心卡”,是檢驗黨員干部下基層的一張“試紙”。它是踐行群眾路線,深化干部作風建設,及時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疑慮,著力構建干部真誠溝通群眾、熱心服務群眾的“連心橋”,是讓群眾辦事、解難、釋疑“有路子、懂法子”,在全區上下形成作風大轉變、服務大提升、干群關系大融合、農村社會穩定良好勢態的一大新舉措,彰顯的是“服務型政府”的為政理念。
在群眾教育實踐活動中,各地都出現了一些如建立“服務卡”式的好的工作方式、工作作風、工作理念,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干部隊伍作風的轉變,事不再難辦了,臉不再難看了,話也好聽了。這樣的群眾路線無疑是群眾期待的,我們當以踏石留痕,抓鐵有印的精神堅持下去。
作者:秦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