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數據顯示,從1985年開始有廣義貨幣供應量M2記錄開始到2011年,M2的復合增長率已經高達21.67%。“截止到2013年,M2總量已達到120萬億,而我國的GDP才55萬億到60萬億,廣義貨幣是GDP的兩倍都不止。”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8月31日在陸家嘴沙龍2014利得財富會員年中思享會上表示,這樣的數據現實對投資和財富管理機構意味著如果投資不能每年帶來20%以上的回報,并且持續20年,那么你就是一個失敗者。
濟通縮格局初顯,要跑得贏印鈔機,沒那么容易。
公開數據顯示,從1985年開始有廣義貨幣供應量M2記錄開始到2011年,M2的復合增長率已經高達21.67%。“截止到2013年,M2總量已達到120萬億,而我國的GDP才55萬億到60萬億,廣義貨幣是GDP的兩倍都不止。”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8月31日在陸家嘴沙龍2014利得財富會員年中思享會上表示,這樣的數據現實對投資和財富管理機構意味著如果投資不能每年帶來20%以上的回報,并且持續20年,那么你就是一個失敗者。
邵宇打趣地指出,曾經有三種“性感”的金融產品打敗過如此強大的印鈔機,分別是冬蟲夏草、上海車牌以及騰訊的股票。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較為準確地講,是一個鍍金的時代。
邵宇表示,當前中國經濟走勢下行,增長動力不足,共呈現三種經濟斷裂形態。具體來看,分別是增長的斷裂帶,指反腐與放權使得傳統GDP錦標賽的能量級明顯下降,但激發民間資本的活力尚需時日,因而出現明顯的推動力落差;來自美式全球化和美元全球化進程的逆轉所導致的全球化斷裂帶;以及由于改革本身存在快變量和慢變量,而改革的斷裂帶則處于改革的各個元素之間未能有效配合,進而形成內部不相銜接的錯層。
“干得好,就變成歐美,干得差就變成拉美。”邵宇解釋道,我國當前人均GDP是6500美元,如果仍按7%的財富收入增值速度持續5至8年,到2020年左右人均GDP可以達到13000美元左右。“從6500美元到13000美元的過程叫做‘沖出中等收入陷井’。二戰以后100多個國家對這一個過程發動了沖刺,最后只有5個國家成功了,這是我們關鍵的窗口。”邵宇表示。
利得中國財富管理研究院2014年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數據顯示,2007年國民財產性收入中,城鎮居民房產總值占比44%,而到2013年10月底這一數字上升為49%,幾乎為總財產的一半。居民和企業存款從2007年的22%上浮到2013年10月底的27%。但是與這些數字并行的是上市公司總市值23%下降到8%,縮水比例高達三分之二。“過去10年,國人財富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房產,原因之一是貨幣的超額發行,房產是最佳的貨幣載體,這是通脹階段的最好配置。”利得中國財富管理研究院咨詢與研究部高級顧問連凱表示,當前經濟已成初步呈現了通縮格局,在2014或者2015年,財富要回歸。
“中國最重要的是貨幣周期,貨幣回歸。”連凱表示,對于投資者以及財富管理者,建議未來的投資應增加二級市場的權益資本的投資。“可以置換房產實物,從非核心城市變到核心城市。你要從一線城市的非核心地段變成核心地段。”連凱表示,貨幣回歸外還有金融子行業的回歸。“舉例來說,銀行業,雖然銀行業的利潤每年都在增長,但是其凈資產回報率卻在下降,它最大的短板是互聯網金融;其次是信托業,當大量的一級市場浮動收益的產品陸續到期時,預計2014年到2016年這三年,信托的高峰先險會突出,而這就是它的短板。”連凱說。
在全新時代,中國正在經歷雙重脫媒。
“過去5年里最牛的金融機構不是銀行業、不是保險,而是信托,從5年前的8000萬到現在的12萬億。”邵宇表示,非標資產的崛起,由銀行資產變成信托進而成為財富管理公司的一部分,這是第一重脫媒。
“第二重脫媒即將發生,4萬億的外匯儲備在未來5年里將回歸至居民,這4萬億來到民間會進行全球資產配置?;ヂ摼W在這過程中扮演‘所見即所得‘的角色。看得到所有的產品,隨時更改配置,隨時監控,這就是互聯網金融帶來的巨大空間。”邵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