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裝備制造業質量管理成熟度平均值僅為63.5
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須進一步提高
8月27日,質檢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4年上半年產品質量狀況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我國裝備制造業質量管理成熟度平均值僅為63.5(滿分100分),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需要進一步提高。
據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內制造業產品質量狀況仍然不容樂觀。2014年上半年國家監督抽查共抽查20類1780家企業生產的1792批次產品,檢出169批次不合格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9.4%,同比下降了1.7個百分點。其中,東、中、西部地區不合格產品檢出率分別為8.39%、13.22%、26.03%。
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發現的問題主要如下:涉農產品中農藥抽查了210批次產品,不合格檢出率為4.8%,主要問題是有效成分質量百分比達不到標準規定要求。滴灌帶產品不合格產品檢出率最高,為40%,產品不合格項目主要包括拉伸性能、流量均勻性、炭黑含量、規格尺寸。日用消費品中拼塊地毯和手機充電器不合格產品檢出率較高,分別為36.8%和35.7%。拼塊地毯的主要質量問題是絨簇拔出力、腳輪椅引起的寬度和長度變化率等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手機充電器有10批次產品在直插式設備、耐異常熱、電源端子傳導騷擾電壓、抗電強度等項目上出現不合格現象。兒童用品中童鞋和童車的不合格產品檢出率分別為16.4%和6.8%。抽查發現童鞋游離甲醛含量、六價鉻含量、底墻與幫面剝離強度、耐磨性能等項目不合格。童車的主要質量問題是兒童推車動態耐久性試驗不合格、嬰兒學步車產品的防撞間距不符合標準要求。
報告同時指出,我國裝備制造業質量管理平均成熟度還不高(63.5),僅達及格水平。另據《2013年全國裝備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現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裝備制造業中大中型企業的質量管理成熟度為67.6分,小型企業質量管理成熟度為56.0分;汽車制造業成熟度為67.9分,明顯高于其他行業;金屬制品業企業成熟度最低,為59.1分。同時,實施卓越績效、六西格瑪、精益生產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被調查企業比例為58.5%,比2009年提升了21.6%。
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我國裝備制造業中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普遍建立,但是有效性仍需要進一步提高;企業質量教育培訓投入嚴重不足,員工素質仍需提高;質量管理工具方法應用效果有限,設計開發能力亟待加強;制造裝備日趨先進,但產業基礎依然薄弱;企業內部質量改進活動的深度廣度遠遠不夠。
據了解,裝備制造業質量管理成熟度是對裝備制造業的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及儀器儀表制造業7個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進行抽樣調查,進行研究得出的。其中市場化成熟度越高、社會關注度越高、顧客要求越高、競爭越激烈的行業,企業質量管理成熟度水平往往相對較高。比如汽車制造業的成熟度為67.9,高于其他行業,這與汽車行業公平的市場環境、嚴苛的顧客要求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密切相關,也有助于增加行業企業提升質量的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裝備制造企業以質量為核心的品牌建設也相對滯后。僅有少數企業能夠將重視質量的理念和活動傳遞給顧客、潛在消費者,以提升企業品牌和競爭力。這表明,我國制造企業的品牌競爭力還遠遠不夠,以質量為核心的品牌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記者何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