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投資人眼里,基金公司的行業研究員們是一群上知國家產業政策,下知上市公司會議室有幾間,宏觀、微觀游刃有余的“武林高手”。你覺得離他們很遠,但事實上,無論武功也罷,投資也罷,都與你我的日常生活緊密關聯。
本期訪談人:上投摩根房地產行業研究員
問題一: 政府一直說調控房價,可老百姓似乎并沒有感受到房價的下跌。尤其是北京、上海一些超大城市的房價,不僅沒跌還一直在漲。對于還沒買房的人來說,是等待還是看好就買呢?
判斷泡沫何時見頂很困難,但目前來看這個時間還沒到。首先我國目前城市化水平為53%,而人類歷次房地產泡沫破裂都發生在城市化水平達70%以上;其次,中國政府的控制力比西方國家強,可以調節土地供應來實現對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供應,進而調節老百姓對房價的預期;第三就是貨幣政策,其操作空間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比所有西方國家都要大。
綜合以上考慮,中國房地產泡沫再持續十年左右應該問題不大。這個時點買房,如果是自住需求肯定可以,如果是投資需求,投資收益率會遠低于以前,需謹慎。經濟條件允許的話,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最保值。或者選擇買稍微偏一點,小戶型、配套設施比較完善的房子。
短期看,整個貨幣政策還是偏緊,在明年春節期間也許是個比較好的時點,正好是庫存周期,處于行業相對低點,供應特別大、需求較疲弱。另外就是春節期間買房的人非常少,開發商降價幅度也會比較大。中長期看,中國房價可能還有30%~50%的上漲空間,但政府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未來可能會采取以時間換空間政策,把房價控制在微弱漲幅內,待人均收入提高后,那時的房價收入比就更合理,泡沫承受力更強,對經濟的傷害也更小。
問題二:俗話有“一鋪養三代”。最近幾年,一些在住宅市場里流連的投資人也開始轉戰商鋪等商業地產。商鋪投資是否真的有前景,該注意什么呢?
這個問題需要區別對待。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電商對傳統商業的沖擊非常大,未來傳統商業地產是其存在的價值。如果商鋪是用來賣服裝的,受到沖擊會比較大,但如果像餐飲業商鋪、電影院、咖啡廳等則一直會存在。地段方面,核心區域是最好的,或者在新商業區有一個很宏大的規劃,那也是值得考慮的。除了地段之外,選擇一些和餐飲、社交、娛樂等項目相關的商鋪也會好一些。總體而言,目前商鋪租金收益率比較低,大約也就3%左右,其實比住宅也好不了多少。整個中國的二線城市,像武漢、成都、沈陽,商業地產的供應都是極度過剩的,甚至比住宅過剩還要厲害。相對來說,一線城市的商鋪會比較保值一點。
其實無論買住宅還是買商鋪,首先考慮的是未來整個城市的供應,第二是有沒有持續的人口導入、以某些二線城市為例,城市房價上漲不明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工業不發達,人口流入不多。因此,投資房產還是要從整個城市的定位,包括它的工業、房地產供應來看,工業化必然帶來城市化,也必然帶來人口的流入。
問題三:有數據表明,百城平均房價已經連續兩個月環比下跌,后期會不會有限購及房價政策的松動?
其實就限購政策而言,已經有很多城市悄然放開了,但刺激效果一般。限購政策對需求的刺激有,但不是根本性的,根本性的是按揭貸款這一方面。中國 利率降息短期不太可能實現,但是降準的概率還是挺大的, 存款準備金的下調可能對需求的刺激會更大一些。短期比如說一個季度、兩個季度、半年,房價下行空間不大,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政策松動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