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9日電 據日媒報道,近日,計算機勝過人類的領域又增加了一個。在此前被視為游戲領域難度最高的圍棋比試中,美國谷歌的人工智能(AI)擊敗了職業棋手,今后有望應用于廣泛領域。
此外,這一技術還有望在生活的便利化、以及解決醫療和環境等各種問題方面作出貢獻。另一方面,開發方的倫理問題的重要性也在增強。

日媒稱,谷歌的圍棋人工智能“AlphaGo”之所以能戰勝職業棋手借助的是模仿人類大腦的神經回路、被稱為“深度學習”的最尖端人工智能技術。
谷歌采用這項技術,2015年推出了一邊玩電子游戲一邊找出新戰術的人工智能“DQN”。創造了超過人類的高分,展現了在深度學習領域的實力。

以AlphaGo為例,首先輸入協助開發的職業棋手的3000萬種下法讓其學習,達到能夠以57%的概率預測與其對陣的人類行動的水平。
在此基礎上,人工智能將自己的對戰重溫數百萬次,在不斷積累勝負經驗的過程中,掌握取勝方式。在觀察圍棋子的整體布局的基礎上選擇最佳下法,這一方式接近于帶著直覺和第六感作出判斷的人類大腦的功能。

谷歌今后將把這一技術應用于哪些方向?主導開發的杰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明確表示,“游戲是人工智能開發和測試的極佳舞臺,但終極目標是將這項技術用于解決現實社會各種問題”。
作為例子,他列舉了醫療圖像的診斷支持等,顯示出將加快通用性強的人工智能開發的想法。
但日媒也指出,對于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警惕感也在提升。哈薩比斯表示,“完成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挑戰’之一,感到很高興”,另一方面,“對于倫理問題,我們也具備充分認識”。正如一部分知名人士和學者擔憂的那樣,也不能否認存在由于放任自流的研究開發,出現人工智能與社會敵對、給人類帶來危害的可能性。
谷歌方面則表示:“對于作為有潛力新技術的人工智能,將慎重討論如何在符合倫理的情況下、負責任地加以發展”(哈薩比斯)。
目前,谷歌已在公司內設置了倫理委員會。在人與計算機在游戲領域的“巔峰對決”已分出高下的今天,需要的或許不再是“對決”,而是“合作”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