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陳維君:美國再度面臨財政困難 美元或面臨暴跌
來源:和訊網 發布時間:2015-10-29 09:40:38

  按照美國財長向國會提交的報告,11月2日美國政府可能因財政資金捉襟見肘而關門,因而美國拋出了要在2018年拋售原油儲備的方案,不過,遠水能否解近渴值得懷疑。這意味著美國財政困難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了。受其影響,美元將面臨被拋售的局面,而全球看到這一消息的反應可能爭相加入到拋售美元行列,當然,拋售的對象首先是美債,這會導致美元指數持續走軟甚至短暫崩潰。

  有意思的是,從美元指數技術走勢上,也恰好迎合了形態上的“巧合”,即美元指數自見頂以來,已經完成了周線級別的復合B浪反彈,即將開始其猛烈的C浪下跌。

  另一個巧合是,10月28日,筆者剛以《美國必將與中國“過不去” 股市將增加戰爭題材》對因戰爭爆發或者軍事對抗,令原油、黃金、銅等有色金屬產生向上的刺激而價格走高做出判斷,當晚美國盤的原油、黃金、銅即做出了表示,其中截止到筆者發稿時,國際原油已經上漲逾2美元或4.89%,黃金上漲16美元,銅由跌轉升至翻紅。

  實際上,美元并沒有持續走高的動力,反而因為美國財政甚至貿易赤字繼續擴大而變得更加不可信任,這將令全球投資美元成為過去時,或者將在全球范圍內開始一輪“去美元化”。

  全球“去美元化”已經拉開了序幕

  最早談及“去美元化”的是歐亞經濟聯盟,接著是在一些新興市場國家中廣泛討論。

  筆者的預期是,這些國家不可能只討論一次就掛機,而是可能正在醞釀更深的話題,以及從何處開始著手“去美元化”,甚至可能已經進入政府層次,成為政府的一項重要議題。

  上述預期,是基于一個事實:這么多年,各個國家不斷受到美元的擺布,令其經濟大受挫折,美國通過美元的強弱變化,正在讓美元變成一把能夠隨時扼殺這些國家經濟的利器。在沒有能力與美元抗衡的情況下,他們也只有被動“挨宰”的份兒。但是,當出現了另一種能夠與美元抗衡的貨幣時,他們幾乎會不加思索地選擇后者,而這正是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提速

  人民幣走強有其自身的經濟基本面支撐,且中國還有全球最高的美元儲備,而且人民幣自從開始匯率改革以來,顯示出了少有的穩定和堅挺,這是全球愿意選擇人民幣作為未來儲備貨幣的前提。

  同時,人民幣不會像美元那樣,通過大幅波動來榨取各國的經濟利潤,甚至讓各國經濟蒙受衰退陰影,完全是一種負責任的國際貨幣,這也是全球愿意選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關鍵因素。

  自從IMF向中國提出人民幣加入SDR邀請以后,中國便開始了人民幣匯率的改革,且這一進程已經開始加快。

  習主席訪問美國之行,其中一項重大使命便是人民幣國際化,隨后,美國政府也在人民幣加入SDR問題上,口氣軟化。

  習主席訪問英國之行,英國更是明確表示支持人民幣加入SDR,并成為國際主要貨幣,還通過實際行動,加強中英兩國在金融服務和貿易領域的合作,通過把人民幣納入其離岸交易,實實在在地表示了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支持。

  按照習主席的隨后的訪問行程,習主席將對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筆者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任務仍然是人民幣國際化。

  前不久,中國與韓國已經達成了貨幣直接交易協定,這將大大方便了中國與韓國的貿易結算,為企業出口節省了大量的匯兌成本。

  有市場分析人士分析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后,將存在至少1萬億美元直接轉化成人民幣儲備,即這些國家將通過把現有的美元儲備直接轉化成人民幣來實現儲備更新,而中國由于多了更多的美元流動性,隨后可能加速向海外投資,甚至用這些多余的美元,購回國內需要的資源,也有可能會拋售更多的在美資產。不管是中國從5月以來的拋售,還是新興國家對美元的拋售,都將令美債承壓。

  最近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已經連續四個月美元儲備大幅減少,這進一步驗證了中國“去美元化”的決心。

  不僅如此,中國除了與全球各國實現貨幣互換外,還建立了跨境同業支付系統,并且已經開始在全球運作。隨著這一支付系統在金融、貿易等全方位的運行,人民幣全球結算業務將迅猛增長,人民幣也自然而然地成為全球主要結算貨幣,這是實質性對美元的取而代之。

  美元走軟帶來的影響

  很顯然,全球“去美元化”的結果,將會出現美元暴跌,而美元暴跌的結果,進一步影響了衍生品市場,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必然“風生水起”。隨后,涉及大宗商品的企業將出現價格鏈條的持續走升,而其效益也將出現明顯改善。

  制造業由于上游價格走高,將會出現采購熱情的提高,并最終把上游價格上漲壓力向下游轉移,全社會也會出現通脹預期的持續升溫。(本文作者陳維君系職業投資人、和訊評論特約研究員,有著二十年的股票和期貨投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