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人工智能不斷突破,機器人智能化成為產業趨勢和投資熱點。近期,機器人板塊的熱度再被推高,原因是馬斯克在特斯拉股東大會上,以視頻形式展示了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的最新進展。
Optimus不僅能夠執行諸如撿起物品等任務,還被投入到特斯拉工廠中執行簡單工作。同時,Optimus在電機扭矩和力度控制等方面比以往更加精確,比如可以做到按住雞蛋而不把它壓碎。除此之外,Optimus還能探索和記憶環境,走路姿態也更自然。
據馬斯克曾經的公開說辭,“擎天柱”將在2023年推向市場,目標量是10萬臺,到2024年是50萬臺,2025年達到100萬臺。繼去年“擎天柱”帶火了相關產業鏈投資后,這次的技術進展又帶給了全球投資者更大的信心,催化了機器人產業鏈投資升溫。
當前,“擎天柱”與特斯拉汽車可以說是技術同源。據介紹,特斯拉的FSD技術(Full Self Driving,即完全自動駕駛)直接被應用在“擎天柱”身上作為其大腦。而FSD通過大量收集數據對汽車進行“訓練”,本身也很接近廣義的人工智能,與火爆的ChatGPT概念有相通之處。無獨有偶,ChatGPT概念板塊近日也迎來整體上漲。6月16日,ChatGPT概念板塊指數報1772.052點,漲幅達2%,成交444.73億元,換手率3.08%。
在ChatGPT風潮下,不僅創作、媒體、教育、金融、客服等領域和職業首當其沖,ChatGPT的潛在應用場景也被不斷挖掘,已經在汽車、電商、智能家居等行業進行實踐。
與ChatGPT應用場景持續延伸一樣,馬斯克對機器人的應用前景飽有樂觀態度。他表示,“擎天柱”未來將能夠在特斯拉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軟件和計算機上運行,他相信,特斯拉“大部分的長期價值”最終將來自Optimus。
如果將視線收回國內,可以看到,近年來我國產業政策利好、市場資本助推以及人工智能技術提升等多重因素,共同促使了我國機器人市場加速發展,國內機器人產業鏈不斷豐富和完善,涵蓋核心零部件、本體制造集成及應用領域。尤其在普通人容易觀察到的后者市場里,機器人類別和使用場景愈發豐富,同時機器人教育及服務產業也呈現出規模化發展。
盡管如此,作為專業的資管平臺,鈞山認為,目前機器人產業化落地仍存在四大難點。一是產業的多個環節成本較高,決定了機器人落地成本高;二是某些領域機器人的成本回收周期與使用壽命相差無幾,導致機器人投資回報率不高;三是人機協作安全問題,例如工業機器人向著長臂展、大負載方向發展,潛在的安全風險需要更有效控制;四是應用場景亟待豐富,目前工業機器人還以焊接、裝配、輸送任務為主,服務機器人場景仍處于拓展階段。
要知道,上述提及的難點大部分與技術突破有關。當前,越來越多的資本及眾多跨界公司紛紛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速機器人產業的整體科研進程。但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機器人產業是否能在短時間內實現技術突破也是一種不確定性。資金問題、技術難題,兩者成為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攔路虎”。
現階段機器人本體制造環節競爭激烈,但需求仍未大規模形成,資本市場有過熱跡象。對此,業內外人士都需要冷思考。業界要真正解決機器人使用成本高、銷量規模未爆發、企業利潤率低等現實問題,才能支撐機器人賽道的熱度,更好地壯大產業。同時,資本市場也要對產業鏈發展和產業迭代周期進行合理預估,抓住更優出入點,聚力機器人產業突破發展。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性不做承諾與保障。過往成績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依據本文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信息發布方不承擔任何法律、法規及相關責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