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漢良
唐嫣
改編自顧漫同名短篇小說的電視劇《何以笙簫默》自10日起在江蘇衛視、東方衛視等衛視播出后,這部由鐘漢良、唐嫣主演的電視劇便在網上激起了不小的爭議熱潮。其中觀眾的吐槽熱點來自于三方面:該劇雖是顧漫自己改編的,但劇情拖沓;幾位演員表演不入戲,有點假;此外,制作上也不夠精美。 揚子晚報記者 張漪
“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十年前,小說《何以笙簫默》打動了無數網友和讀者的心;十年后,這部小說由原作者顧漫自己動手改編成劇本搬上了熒屏。然而,可能正是由于當年度的小說知名度較高,電視劇一上檔后,便引起了巨大的爭議,首先,這部長達35集的電視劇原來只是一部10萬字短篇小說,雖然顧漫改編后加入了一些人物和劇情,但是總體的故事還是那樣,因此這“拉長”的劇情透過影像來反應,就使整個電視劇的節奏變得有點慢,甚至故事顯得非常平淡,很多觀眾質疑其“有注水之嫌”。
有意思的是,這個愛情故事設置的最有戲劇性的“感情核”還遭遇了一些觀眾的吐槽與質疑。《何以笙簫默》從何以琛和趙默笙的學生時期結下深情開始寫起,但是某天何以琛偶然得知自己10歲時父親的死因,是因為趙默笙當時還是銀行行長的父親,在中央緊縮銀根的政策背景下,沒有繼續貸款給何父,導致何父被人追債從工地上摔下樓死亡。于是何以琛用語言傷害了趙默笙,而趙默笙也不問原因就遠赴美國一走七年。有網友問:“這感情好到這地步,為什么不問一聲為什么呢?這是為了誤會而誤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