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記者從成都市委組織部獲悉,為全面落實從嚴管理要求,堅決糾正不敢擔當、為官不為、庸政懶政等現象,促進干部隊伍持續加強作風建設,該市出臺《關于對成都市市管領導干部進行提醒談話、函詢和誡勉談話的實施辦法(試行)》。(9月19日《四川日報》)
如果領導干部出現不良傾向或不良問題的苗頭,及時“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醒、早糾正,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問題。
當前,干部監督工作存在的一個薄弱環節,就是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不夠有力,往往是出了問題后才進行檢查處理。對在一定條件下容易發生的違法亂紀行為和不正之風,事前很少提出有力的防范措施;對已經出現苗頭性問題,不能及時察覺和糾正;對黨員干部行使權力的情況,缺乏經常性的指導、檢查和督促,經常是等到問題嚴重了才查處。這種事后監督,使得許多本來可以及時察覺和糾正的問題發展蔓延,造成不良后果。而成都市出臺《關于對成都市市管領導干部進行提醒談話、函詢和誡勉談話的實施辦法(試行)》,就是一種非常好的嘗試。
對市管領導干部進行提醒談話、函詢和誡勉談話,是對領導干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履職盡責、工作作風、生活作風、群眾公認度等方面存在的情節較輕、尚未構成違紀違法,需要領導干部本人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和不良行為進行預警干預。
干部監督預警機制的建立是一項時間、空間跨度較大的系統性工程,也是一項基礎性潛績工程,必須要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必須要有計劃有組織的整體推進,才能逐步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對市管領導干部進行提醒談話、函詢和誡勉談話,就要對干部提醒在前,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打招呼。
當然,干部監督面臨的是一個動態、開放、變化的群體,社會的轉型、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媒體的推波助瀾,都會對這個群體不斷促生一些新情況,或放大一些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干部監督預警機制要不斷創新,跟上時代變化的脈膊,增強超前性和預見性,主動適應干部監督中的新問題、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