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委辦公廳紀檢部門已介入調查“陜西省委一司機打砸鎮政府”事件,涉事司機目前已被暫時停止相關工作。(9月23日鳳凰網資訊)
該事件發生于2013年11月24日,為何在時隔10個月的2014年9月23日,陜西省委辦公廳紀檢部門在媒體對該事件曝光后才進行調查。
打砸鎮政府的省委司機為何能逍遙法外10個月。“君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在法制社會的今天,是誰在為這名違法的省委司機提供保護傘、在阻礙公平、公正的法律實施。如果司法部門畏懼給這名違法的省委司機提供的“保護傘”,那么將來還會出現霸道的省委、市委清潔工、保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為空談。
公車改革已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司機是領導身邊的工作人員,一些不懷好意的人想方設法接近領導的司機,再想方設法接近領導,其目的是為自己謀取私利;一些領導機關的司機“拉大旗作虎皮”,招搖撞騙、吃拿卡要,嚴重影響了黨委、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有資料顯示,公車使用存在三個三分之一,其中三分之一是司機私用。只有徹底進行公車改革,才能拿掉領導機關的司乘人員的特權,既能重塑黨委、政府的形象,又能節約納稅人的貢獻。
省委司機打砸鎮政府,砸的是法律的尊嚴、砸的是權力機關的公信力,希望這類事件不會重演。(張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