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消息,近日,中央辦公廳舉辦專題培訓班,研討交流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培訓班要求,各防控部門要將開展廉政風險防控作為保廉潔、促發(fā)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努力構建一套符合自身實際、務實管用的風險防控體系。(人民網(wǎng)9月16日訊)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有關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準則和制度,反腐倡廉工作穩(wěn)步推進,層層深入。我們黨之所以如此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建設,是在于警示和預防作用,做到事前預防和事后嚴懲不貸相結合,徹底鏟除萌生腐敗的土壤。
腐敗是可以防范的。實踐證明,只要在日常工作中認真貫徹執(zhí)行針對廉政風險制定的防范措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腐敗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所謂廉政風險,就是指黨員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發(fā)生腐敗的可能性。只要有權力就存在著濫用權力的可能性,只要有職能就存在著不作為、亂作為的可能性,有權力的地方就會有廉政風險,廉政風險存在于每個權力崗位,何掌握公共權力的部門和個人都存在濫用公共權力謀取私利的可能性進而產(chǎn)生腐敗的風險。廉政風險不是明確的腐敗行為,而是腐敗行為發(fā)生的條件,是廉政的隱患。
因此,近年來,各地將廉政風險防控作為反對“四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和反腐倡廉各項業(yè)務工作開展的重要載體,強化“事前預防、事后追究”的制度建設,著力推進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隨著反腐倡廉形勢的進一步深化,一些地方狠抓“事后追究”,忽視了“事前預防”,個別地方?jīng)]有充分認識到廉政風險防控的重要性,也沒有認真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只是走形式、應付上級檢查,讓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淪為了“花架子”,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對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重視僅停留在口頭上,對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工作缺乏主體意識,被動應付,消極防控,流于形式;二是廉政風險點查找不結合實際、不及時更新;三是廉政風險防控措施不具體,缺乏針對性、系統(tǒng)性和可操作性,導致防控措施寫在紙上,掛在墻上,沒有真正落實到工作上去,沒能真正取得防控實效;四是監(jiān)督考核、責任追究機制不到位,檢查考核僅停留在“做了沒有”的淺層,難以觸及到“做的怎樣”的深層。
實踐證明,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是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有益探索。因此,筆者認為,我們面對廉政風險不斷加大的各種現(xiàn)實問題,必須不斷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持續(xù)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一是要狠抓黨員干部作風建設,提高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主動性,以優(yōu)良的作風扎實做好廉政風險防控工作。二是要創(chuàng)新宣傳教育方式,提高廉政風險防控教育的針對性。三是要建立健全決策權、執(zhí)行權、監(jiān)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xié)調(diào)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提升廉政風險防控的科學性;四是要加大監(jiān)督檢查和行政問責力度,確保廉政風險防控的長效性。唯有如此,對潛在的廉政風險、有針對性地進行防范,在權力運行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廉政風險實施控制,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腐敗風險。(文/顧一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