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體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將訪問印度和斯里蘭卡。此次訪問將給中國帶來一個機會,不僅可以擴大其在南亞的影響力,而且還會進一步促進其鐵路技術出口。(9月10日,南華早報)
此次國家主席習近平南亞之行的一個最突出內容,將是中印雙方就鐵路技術合作簽署諒解備忘錄。中國高鐵技術,又將再一次帶動中國制造業的技術出口,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
“高、精、專”的中國鐵路技術出口,在現在看來早已不再是新鮮事。自從去年至今,李克強總理凡外出進行國事訪問,無不向國外領導人及民眾介紹中國高鐵技術所取得的成就。其中就包括從鐵路基礎建設到高鐵設施設備,再到列車牽引技術等等,對于中國高鐵技術零距離、全方位、多角度的詮釋。于是,外界把李克強總理稱之為“中國高鐵的形象代言人”。在國家領導人,頻繁展現大國形象時,這股來自東方的正能量,帶領中國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強勢復蘇。
為何中國高鐵備受國外信賴,緣自于中國高鐵自身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實現了鐵路運輸“客貨分流”的目標,提升了民眾生活的幸福感,最主要的一條就是,中國高鐵代表了中國核心的生產力,讓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并在國際社會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其一:中國高鐵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高鐵技術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蛻變過程,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中國高鐵發展特色之路。由于中國高鐵起步比較晚,滯后于發達國家,例如日本的新干線,早在1964年的時候,新干線就已經達到了210公里/小時的速度,而當時的中國鐵路,恐怕還沒有告別蒸汽機時代,厚積薄發的中國鐵路,十年磨一劍,在高鐵領域實現了真正的突破,趕超了國外牢固掌控的高鐵技術,順利實現了預留350公里/小時,實際運營300公里/小時的中國高鐵,中國高鐵仿佛在一夜之間當上了高鐵技術的領頭羊。以至于,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紛紛向中國伸出橄欖枝,希望中國高鐵走出國門,改變世界。
其二:中國高鐵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實現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崛起。中國制造產品,以物美價廉的原因,在國際社會上雖然有較為有效的競爭力,但是中國制造往往由于技術含量的制約,提升不了檔次,一直游走于高科技行業的邊緣。后起之秀的中國高鐵讓世界看到,成功轉型后的中國各行業,已經順利實現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蛻變。中國裝備制造業出口已完全由“量”到“質”的改變,切實掌握了市場經濟的主動權,為國家其他行業樹立了榜樣,樹立了自信,讓國家領導人出訪有底氣、有實力、有魅力的打出中國高鐵這張王牌。
中國高鐵技術的出口,無時不在向外界傳遞著中國高鐵的中國標準,切實的增強了民族的自信,中國正如高鐵技術出口一樣,在國際社會提升著自己的影響力,寄予厚望的中國高鐵,任重而道遠。
作者:李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