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落馬貪官在悔過書中都會提到這四個字“交友不慎”。其實,很多官員的“商界朋友”之所以和他們交朋友,是沖著他們手中可以變現、尋租的權力,是想從他們身上得到可觀的利益。(來源:9月9日 中國新聞網)
新聞報道中可以看到,自2001年至2012年,金昭在擔任滿洲里市副市長、扎蘭屯市市委書記、呼倫貝爾市副市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朋友”黃俊仁等15個個人及單位的財物,共計人民幣223.6萬余元、美金4萬元。可見,一些心懷不軌的人來說,官員手中的權力就像一塊超強的磁鐵,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而他們就像蒼蠅一樣圍著這些官員飛來繞去。而一些官員始終就是經受不住利益的誘惑,看到手握大把鈔票的生意人,在為“朋友”幫忙理所應當的自欺欺人的心理下,一步步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于是權錢交易的大幕就開始上演。
司馬遷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司馬遷的這句話和現在流行語言中: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同樣等同的恨,共同揭示著商人和官員的利益關系。無利不起早的商人肯定是有所圖謀才有所行動,商人和一些領導干部交往過密,主要是看重官員手握重權,能為商人謀取最大化的利益。2013年中央反腐力度不斷加大,對一些落馬官員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都是在拆遷、招投標等事件上與商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些商人用金錢、美女作為誘餌,讓一些領導干部為商人生意打開方便之門,甚至充當一些不法商人的保護傘。作為領導既然是手握重權,在一些事情上必然也會有一定的決策權,必然有這樣那樣的“朋友”會巴結過來。但是,一些領導干部由于黨紀國法意識淡薄、缺乏堅定黨性,稍有不慎就會迷失方向,最終害人害己。
領導干部千萬別讓“交友不慎”成為自己落馬的墓志銘。先賢有云“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因為“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交友作為雙向選擇,黨員干部心中要謹記“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友之道,一定要時刻擦亮眼睛,分良莠、辨忠奸,警惕那些阿諛奉承、口蜜腹劍、取寵謀私的不法分子,牢記權力乃人民之公器,千萬不能把權力和友情混雜在工作中,要深刻理解“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的道理,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人際交往關系,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抵御好“糖衣炮彈”的誘惑,千萬別讓手中的權力變質,才能遠離貪腐堅守廉潔從政的底線。
作者:李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