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仍是外國公司感興趣的投資目的地
《21世紀》:不僅僅是中國,更大范圍的亞洲經濟增速也在放緩,如何看待亞洲所面臨的挑戰?
施力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新興市場在2014年的增長預期是4.6%,這比之前的數字要低。亞洲國家要變得更有競爭力,比如發展更具靈活性的勞動力市場、更好的公共機制。這些是亞洲國家將來面臨的一些挑戰。
《21世紀》:你對世界經濟形勢又有什么判斷?
施力偉:我不是經濟學家,但我認為我們還處于從危機中恢復的過程,這場危機始于六年前的2008年。如今又出現了一些需要解決的人道主義危機以及健康危機。所以我認為對世界領導人來說他們眼下正面臨著很多挑戰。
《21世紀》:夏季達沃斯論壇也會討論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問題,你如何評價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的表現?
施力偉:我們有一項正在進行的研究叫做新興市場最佳實踐,涉及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在這項研究中,我們關注走向國外的中國公司面臨的機會和挑戰。我們在今年早些時候完成了最近一次研究報告,它關注的是運營模式,公司在標準化和創新之間,在控制權和授權之間需要什么樣的平衡,來實現在海外的成功運營。我們下一階段的研究將關注創新,主要如我之前所提到的,一些中國企業在國內已經非常富有創新精神,其創新程度有時超過了外國同等企業。我們會分析,它們將如何利用這種創新能力,當它們走向海外也將其帶到海外。我們將在明年早些時候公布相關的研究報告。
《21世紀》:那么外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呢?近期好像有一種下降的趨勢。
施力偉:你所說的下降趨勢是指最近幾個月的數據,我認為我們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得出結論,判斷這是一種趨勢還是暫時的放緩。但肯定的是,中國仍然是外國公司感興趣的投資目的地。(編輯 李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