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孫晨曦)“法官同志,不好了,我給人家裝修房子,房子裝修完了,但房主卻跑了,現在電話也不接。我是外地人,孩子馬上就要開學了,家里人正等著我帶錢回家。現在錢拿不到,生活費也快沒有了,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星期六的一大早,楊某急沖沖的來到法庭對接待的法官說道。
負責接待的法官一邊給楊某倒水一邊對楊某說:“不要慌,有什么困難你可以對我們說”。楊某恢復情緒后,法官向楊某了解了案件的基本情況。考慮到案件當事人的特殊性,法庭決定立馬趕到被告謝某所在的村委會了解情況。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到被告謝某在當地就是一個“老賴”,因知道楊某是個外地人,于是打算拒絕支付楊某的勞動報酬。謝某待房屋裝修完畢搬進完工的房屋后,就跑到鄰村岳父家去了。于是法官馬上又趕往謝某岳父鐘某家,在鐘某家將謝某找到。起初謝某聲稱楊某裝修的房子不合格,不會給付余款,并且要求楊某賠償給其帶來的各種損失。辦案法官嚴厲地對謝某說:“楊某幫你做工,你認為工程不合格,完全可以不驗收,但現在你既然已經搬進房屋居住,就已經表示你對工程質量的認可,楊某為你裝修房屋付出了血汗,你理應支付他的工錢,不能因為楊某是外地人,就不講信譽,那這樣以后誰愿意和你打交道。”一旁的親戚朋友也紛紛站出來批評謝某的不對。謝某感到很羞愧,當即表示愿意立即給付欠楊某的所有工程款。不抱什么希望的楊某自踏進法庭的大門,才經過幾小時就得到了血汗錢。激動的楊某表示一定要請法官們吃頓飯,被法官們婉言謝絕,圍觀的群眾紛紛為法官們豎起了大拇指。
今年以來,永善法院黃華法庭落實司法為民的工作理念,以“高效、快速、便民、利民”為服務宗旨,為轄區老百姓開辟了一條司法“綠色通道”,提高了辦案效力,為群眾減少了訴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受到了當地群眾及外來人員的滿口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