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省長李小鵬帶隊到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馬蘭礦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直抵現場突擊檢查安全生產工作。他強調,越是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越要確保安全生產;越是安全生產形勢長期明顯好轉,越要警鐘長鳴;越是大企業、大集團、現代化礦井,越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山西日報9月1日)
俗話說,“安全重于泰山,防范必于未然”。安全檢查更是要及時排查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防微杜漸,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患于未然。
這次山西省組織的安全檢查,不打招呼,直奔現場,儼然是一次“突襲”式檢查,這種不打招呼的“突襲”式檢查,是一種務實的“動真格”的檢查,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體現。正是因為事先沒有準備,一竿子插到底,才能了解真實的情況,才能知曉安全生產是否落實到實處,于安全生產大有益處。
之所以到現在不打招呼的突襲式檢查還能讓人為之贊嘆,實在是因為“人未到,招呼先到”的檢查現在還依然存在,有的地方甚至演變成了徹徹底底的形式主義。上級領導檢查時走哪一條線,被查對象要說什么話,說哪些話都事先交代好了。檢查人員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安排好的,面對這樣公式化、掩耳盜鈴式的檢查,讓眾多隱患問題被掩蓋在黑暗里。這樣的檢查結果必然是檢查人員滿意,被檢查對象過關,但是群眾不滿意,安全隱患得不到排除。
如果能夠大規模的推行檢查“不打招呼”,不光有利于檢查者了解真實的情況,也有利于減輕被檢查者的負擔。如果各級政府部門能夠像山西省推行不打招呼上門檢查,一定程度上能夠被檢查對象的各種猜測,少掉那些弄得花團錦簇的檢查材料,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將精力用到提高質量和保障安全的工作上,平日里是什么樣子的,上級部門檢查也是這樣。倘若平時和檢查都符合安全規范,那么對工人的安全,更是值得期待的福音。
不打招呼,直奔現場,這不僅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體現,也是相關部門作風轉變的體現。讓“不打招呼”的檢查成為常態,才是國家之幸,人民之福。(文/揚子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