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在全省范圍內推動鄉村文明建設,至今已三年多時間,菏澤市也在認真貫徹省里的文件精神。本月14號,菏澤市委書記就曾在鄄城縣視察鄉村文明工作進展落實情況。然而,多位群眾反映,當地為了迎接領導視察,緊急建起了圍墻,將百姓的實際生活面貌遮掩起來。(8月29日中國廣播網)
領導視察工作,需要了解的是當地的實際情況,而作為國家貧困縣的鄄城,由于脫貧致富工作完成的不夠好,沒有跟上山東省在全省范圍內推動鄉村文明工作的進度,在上級領導前來視察的時候,緊趕慢趕的修建起了遮掩百姓實際生活面貌的遮羞墻。
說實話,這幾堵所謂的遮羞墻,除了在領導來視察的時候,遮擋一下之外,并沒有其他什么用處,而且也需要花費不小的財力。讓筆者想不通的是,鄄城政府寧愿花錢在這些對百姓沒有多大用處的地方,也不愿意花錢為百姓擺脫實際的困難。
還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門樓只在臨街的院子前修建,那是否可以理解為,上級領導所謂的視察,只是坐在車上在街上繞一圈,并沒有下車進行真正的實地考察,否則鄄城也不會想出用這種辦法來應付檢查。
但無論如何,鄄城政府的作為,是對貧困百姓的極不負責任。作為政府領導,特別是貧困縣的領導,本應該踏踏實實的想盡辦法帶領群眾盡快脫貧致富,然而從此事我們看到的是,領導的心思并非在此。
如今,中央群教活動活動,要求我們走基層,意旨在讓基層的問題暴露出來,進而想辦法解決。而基層政府卻用這種形式主義的態度,讓基層的問題掩藏起來。領導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不想讓上級認為自己工作不到位,修一些所謂的文明墻,一方面是想遮住居民的實際情況,一方面也是想要領導看到點自己的政績。
領導干部扭曲的政績觀,雖能擋一時的檢查,但卻是傷害到了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無論是政府,還是公職人員,身上最主要的職責都應是為人民服務,所做的工作都應是符合群眾最實際的利益,而不是走一些形式,想一些辦法,來應付上級的檢查。
作者: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