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記者在射洪縣瞿河鄉高家溝村2社看到,一樓一底、前屋后院的民居錯落有致,不少村民在小區健身廣場上聊著家常。“我們用的是天然氣、自來水,還有休閑活動中心,不比城里人差。”村民張正金高興地說。(8月25日《四川日報》)
2008年11月,陳華任瞿河鄉黨委書記后,如何讓農民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成為她思索的主要問題。“整村流轉土地,引進大企業,增加農戶收入。”陳華大膽提出發展新思路,憑借“鐵娘子”作風,短短幾年間便讓龍鳳村形成“甜橙+生豬養殖”模式,高家溝村形成“清見+野山豬養殖”模式,保全村形成“檸檬+金川肉雞養殖”模式……瞿河鄉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8年的5500元增長到今年上半年的12800元。
目前,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大好,廣大群眾對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充滿信心。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時期,既是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社會矛盾凸顯期。越是加快發展,越要做好群眾工作,密切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而射洪縣瞿河鄉黨委書記陳華一心為民,被群眾稱為“鐵娘子”,這無疑是對黨員干部走群眾路線的生動詮釋。
當前,在干群關系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之一,不是政策不好,而是政策不落實,或是在落實政策中打了折扣、走了樣。如有的地方上級補助的鄉鎮、村工作經費被截流;有的干部漠視群眾利益、忽視群眾訴求,不關心群眾疾苦,喜歡做表面文章;有的地方留守孩子缺少溫暖和關愛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深入到基層才能發現,也只有吸納了群眾智慧才能很好地解決。
干部聯系群眾成為常態,能檢驗出黨員干部是否真心為民辦事、一心為民謀利,同時也是檢驗黨員干部黨性修養高不高、宗旨意識強不強、群眾立場穩不穩的“試金石”。正是由于各黨組織和干部情系百姓、心憂民生,把實事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把難事解在了群眾的急需處,才使“鐵娘子”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