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臨近,公款送節禮之風似有復刮之勢。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反腐三人談”30日邀請中央紀委監察部特邀監察員海霞、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和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心研究員楊禹,暢談嚴防“公款送月餅”回潮問題。(7月31日中國新聞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去年以來,中央紀委接連發出了一系列通知和禁令:要求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專項清退會員卡,嚴禁用公款購買和贈送月餅、賀年卡、年歷、煙花爆竹等。從節假日督查的情況來看,這一系列的禁令還是帶來了明顯的變化。
然而,即便如此,目前距離中秋節還有一個多月,各種月餅促銷活動已經拉開了序幕。不僅如此,月餅銷售也趕起了微信的時髦、搭上了微信這個新媒體的快班車,月餅銷售在微信圈里盛行開來,不同品牌、不同價位的月餅任你選,其中不乏“天價月餅”。由此可見,現如今方式隱蔽、手段翻新的新一輪公款送禮風又有冒頭之勢。
其實,當面對著一到中秋、國慶這些重要節點前夕,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的改頭換面,花樣翻新,甚至是以更加隱蔽的方式重新冒頭,說到底還是不良作風積習甚深,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徹底改起來還并不容易。并且,中秋公款送月餅、高價送月餅的問題,從根子上來說,是黨風、政風和民風、社風的問題。只有把公款送月餅、高價送月餅的歪風邪氣剎住,月餅才能回歸本來面目,大家才能以輕松的心情回到大大方方吃月餅的年代。
最后,在筆者看來,正所謂:“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以至于,節日往往是腐敗易發節點,也是百姓觀察反腐是否動真格的窗口。所以,要將節日反腐進行到底,我們的黨員干部更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效仿古今廉官,借鑒古今貪官,把好年節廉潔為官的關,切不可再次重演“年節到,干部倒”的悲劇。(方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