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不斷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但在那些偏遠的小山區,農村里住著多少我們看不到的困難群眾,他們癱瘓殘疾、他們住在幾十平米的土屋里、他們吃不上一頓飽飯、他們上學的地方簡陋甚至書本不齊,而干部們看看自己,多少過著錦衣玉食,鋪張浪費的生活。
安徽省馬鞍山市在全市機關事業單位開展萬名干部進村入戶“走親戚”活動,讓干部深入農村、廠礦、社區與群眾“一對一”結“親戚”,與困難戶、殘疾人、孤寡老人、上訪戶、留守兒童等家庭“結親戚”,“走親戚”,走出了“魚水深情”。
進村入戶“走親戚”活動,一是為了更深入的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二是為了讓黨員干部看到困難群眾的艱苦,從思想上去體會民生,這也是個從根本上剔除黨員干部鋪張浪費,違法亂紀,糾正不正至風的良機。
作為一名干部不是天天只對著文件就能看到群眾的問題,就能實實在在的解決群眾的困難,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中心點就是“群眾”“實踐”,不深入到群眾中去如何踐行群眾路線,如何了解群眾的困難,如何去幫助群眾。干部是身在群眾中的,是靠群眾托起的,不是一個人就能當干部的,不是一紙文書就能解決一切,還需要各級黨員干部們不斷密切聯系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親戚親戚,越走越親,“好女兒要常回家看看,好公仆要常去‘親戚’家轉轉”,了解他們的困難,不斷總結出好的方法為他們排憂解難,要想親上加親,要想得到群眾的認可及信任,還要放下架子讓自己“沉下去”,才能與他們打成一片,相信干部的“走親戚”活動一定能讓干部與群眾真正的融入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