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縣發展和改革局 毛光菊)
7月22日,有網友在南充某論壇發帖稱,南充某家長為孩子能在劃片內讀書,給南充市教育局局長下跪。23日,南充市教育局對該帖文進行了回復,表示充分理解家長們的心情,但因多方面原因,不能滿足所有家長的要求。
看了這條新聞,不竟想到,讀名校有多難,家長為了子女讀上更好的學校作出給教育局長下跪的舉動。作為家長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優質教育,只要有一點的機會就不會放過,這種心態直接導致了“擇校風”的盛行。 同時,作為教育部門和學校因為優質教育資源的緊缺,不能全面滿足所有家長和學生的要求,于是就產生了家長給教育局長下跪的一幕。
劃片入學,家長也有憂。如果徹底取消擇校費,就近入學的規定得以不折不扣的實施,那么很多戶口沒有在優質學校附近的孩子,就不能上好學校,即使有錢人的孩子想升重點中小學也沒有渠道,只能進入純“拼爹”的時代了。這也正是這些孩子的家長對取消擇校費并不開心,反而擔憂的原因。于是,他們就紛紛選擇學區房,從而使學區房價抬高。其實,“買學區房”本身就“含”有一種“擇校費”。
強者更強,弱者越弱。由于名校搶走了普通學校的優秀生源、優秀教師,同時,家長不管收費多高他們也不吝惜,當然是越辦越“火”。一些普通學校卻面臨“慘淡經營”:本來教學質量不佳,生源又遭到名校的“掠奪”,招生人數逐年下滑,對薄弱學校而言,簡直是致使的打擊。
目前,個人認為,對于教育主管部門來說,一方面,要嚴防一所名校“踢死”無數普通學校的事情;另一方面,要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將擇校費問題擺到明面上,不但怎么收、收多少,都應該有章可循;怎么用、用多少也應該有明文規定,清楚地向社會公布,且監督必須到位。總之,我國公辦教育才是義務教育的主體,加大教育投入,讓弱校發展壯大,讓強校發展出特色,才是遏制“擇校風”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