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湖北貧困縣蓋豪華辦公樓搬入7年‘不敢掛牌’”等相關事件,報道中的涉事縣為湖北來鳳縣。后本網聯系上來鳳縣宣傳部門,工作人員稱“不清楚這個事情”。(鳳凰網7月23日電)
眾所周知,因為貧窮而生活窘困,稱之為貧困。因縣內百姓平均生活水平低至一定程度,稱之為貧困縣。湖北來鳳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居然“舍得”耗巨資修建“高大上”辦公樓,這一舉動不得不讓人為當地政府的勇氣而驚嘆。然而面對記者的時候,當地政府的“勇氣”瞬間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搪塞性的“不清楚”。“不清楚”就能成為“秘建縣衙”的擋箭牌?、顯然不能。“不清楚”的“拋出”只能增強群眾探索“真相”的好奇心,增強輿論的關注度,無疑是將自己往火坑里推。
其實,善于總結的網友會發現,對于一系列的政府“懸案”,人們聽到的第一聲音總是“不清楚”“不知道”這些推辭性的語言,是真的“不清楚”還是以“不清楚”來遮蓋真相?答案自在民心。湖北來鳳縣想以“不清楚”掩蓋住一棟高8成的“高大上”辦公樓 ,簡直是掩耳盜鈴,欲蓋彌彰,這是拿公眾的智商“開玩笑”。也折射出政府面對媒體群眾的“軟肋”。
對于政府而言,面對媒體群眾的問責不應該躲避,而應該敢于擔當。如果自己確有過錯,及時向公眾道歉,并迅速制定整改措施,盡最大力量挽回過錯,給公眾一個滿意的“交待”;如果自己確無過錯,應及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公眾解釋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將真相大白于天下,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這才是政府面對公眾問責的不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