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密云縣出臺的一項反腐舉措引來輿論關注,該項措施意在加強對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監督,并建立由退休干部、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大學生村官和社區負責人組成的百人監督隊伍,定期向組織部門匯報監督情況。(人民網2014年7月24日)
公務員隊伍一直處在輿論的尖端,工資漲與不漲都是口誅筆伐,養老并不并軌都是一致聲討,官員貪與不貪都是謾罵白眼。如此,官員的“八小時以外”生活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大眾關心和關注的焦點。誠然,“官員也是人,也要有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但是,就如文中所說,不僅領導干部在日常生活中的所學所思、所感所遇會影響他們的公務決策;而且,因為手握公權力帶來的影響力,也會滲透進他們的個人生活。因此,在反腐的高壓態勢下,更應約束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利,謹防“八小時以外”的腐敗。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7月12日在河北考察工作時強調指出,大家都要牢記,“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要為人民用好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因此,想要約束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利,首先應該堅定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黨性修養,提升宗旨意識。一是強化中心組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堅持中心組學習制度,不讓中心組學習流于形式;二是堅持自學新觀念,擺脫守舊思想的束縛,尤其要學習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加深對其精神實質的理解;三是堅持每天寫一篇讀書筆記,每周一篇心得體會,每年四篇調研文章,多角度、全方位提升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和文化素養,堅定理想信念。其次應該繼承“游擊戰”的優良傳統,加強對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腐敗的監督。面對腐敗分子權力強大和善于偽裝的特性,百人監督隊伍看似柔弱,上不得戰場,下不得權力,似乎對有著強權的領導干部毫無威懾力,實則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監督隊伍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哪里有什么“天知地知”?哪里有什么“你懂的”?哪里有什么“意思意思”?群眾的監督讓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腐敗無不暴露在眾人視線里。最后,領導干部更應自覺約束自我。中央紀委就反“四風”進行的常規性通報表明,在屢見不鮮的違紀現象有著如出一轍的規律。比如公車私用、公款吃喝、午間飲酒、操辦宴席……這些指向的時間節點,通常并不處在一般的工作時間,而恰恰是在所謂的“八小時以外”,發生在群眾身邊,如同“蒼蠅撲面而來”。因此, 領導干部更應把組織的監督看作是對自己的關心,把組織的選任看作對自己的考驗,把組織紀律和規章制度視作最高戒律,自覺約束手中的權利,防止滑向犯罪的深淵!
腐敗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偶然的。只有領導干部嚴格約束日常生活和行為習慣,才不會輕易被糖衣炮彈打垮,淪為階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