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我部還將研究建立民族地區工業和信息化定期會商機制,繼續落實中央支持民族地區的差別化產業政策,引導東部及中部地區骨干企業到民族地區投資建設,結合區位優勢引進外資,實現資源整合,鼓勵民族地區發展電子基礎材料等產業。促進民族地區工業布局向產業配套、專業化協作、要素集約高效、生態環保的方向發展。支持民族地區提升工業基礎能力,在工業強基工作中加大對民族地區優勢企業的支持。在技術改造專項實施中繼續重點支持民族特色的醫藥品、工藝品、紡織品,以及民族地區優勢原材料產業的升級改造。
問:民族地區的通信設施建設水平比較落后,信息化水平也較低,工業和信息化部在改善民族地區信息通信水平方面,將做哪些努力?
答:我部結合寬帶中國戰略和寬帶中國專項行動,積極推進民族地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信息通信水平。截至2013年底,通信行業在民族地區所涉8省(區)固定電話用戶數達到2576萬戶,移動電話用戶數超過1.5億戶(其中3G用戶數達到4550萬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945萬戶,長途光纜超過28.7萬公里,移動電話基站33.7萬個,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超過3754.6萬個,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36.7億元。我們將推動農村寬帶普及作為2014年主要工作任務之一。明確在推進行政村通寬帶過程中,優先考慮完善連片特困地區已通電行政村互聯網覆蓋、配合教育部推進農村學校寬帶接入,加大對農業農村信息服務的支持力度,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通信村村通工程”在民族地區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新進展。2013年在民族地區所涉8省(區)投資近30億,為6000多個行政村和600多個農村中小學開通寬帶、近4000個自然村開通電話。新增400多個鄉鎮開展信息下鄉活動,建成鄉鎮信息服務站近400個、行政村信息服務點1000余個、鄉鎮涉農信息庫300多個、村信息欄目1000余個。2014年,我們力爭對連片特困地區未通互聯網的已通電行政村總量的2/3實現互聯網覆蓋,新增4000個20戶以上自然村通電話,新增1.38萬個行政村通寬帶,在包括少數民族地區在內的內蒙古、廣西、四川、貴州、云南、新疆等地區開展信息下鄉活動。
此外,還要強化技術手段建設,完善網站備案系統功能。組織指導企業完成多語言網站備案流程、接口開發及系統升級,完成部、省、企業三級系統升級啟用;加大對損害民族團結穩定的違法違規網站、接入企業的查處力度,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長治久安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