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郭戈平:半數百強企業10余年間出局 實體零售業面臨生存拐點
一財網 樂琰
2002年的連鎖百強中,今天還在百強之列的已不及半數,這其中有兼并重組的,有破產倒閉的,也有被其他企業趕超的,企業和行業的巨變中,最近三年來電商的崛起令中國零售業面臨一個新的轉折點。
在11月6日的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5中國零售領袖峰會暨第十七屆中國連鎖業會議”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表示, 2002年的連鎖百強中,今天還在百強之列的已不及半數,這其中有兼并重組的,有破產倒閉的,也有被其他企業趕超的,企業和行業的巨變中,最近三年來電商的崛起令中國零售業面臨一個新的轉折點。
“2003年,正是中國零售業即將進入對外資的全面開放的時點,當時整個零售業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未知和不安。當時網上盛傳一個預言,雖然無從考證,但絕對引起行業的警覺——未來的3-5年,中國零售業60%的市場份額將為外資占據。10多年過去了,現狀如何呢?數據顯示企業在成長、行業在巨變:
2002年連鎖百強銷售2465億,2014年達到20964億,10多年增長了8.5倍;2002年百強門店16986個,2014年達到107366個,增長了6.3倍。很多企業的增長超過10倍。外資占百強的比重(按可比口徑),2002年為27%(百強3078億、外資828億) 2014年為20%(百強20964億、外資4248億)。”郭戈平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10多年的市場變化,很多當年百強企業已經跌出了榜單。
“2002年的連鎖百強中,今天還在百強之列的已不及半數,這其中有兼并重組的,有破產倒閉的,當然也有被其他企業趕超的。這是大家需要看到的,也反映出10多年間的巨大變化,讓大家更加認清商業本質。10多年前在武漢的連鎖會上,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在商業地產論壇上有發言,今年在萬達年會上和王健林董事長見面,他說那年萬達購物中心不到10家;今年底,萬達的購物中心將達到120多家,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地產商。可以說,隨著中國零售市場的全面對外開放,中國零售企業成功的走過了10多年的一輪,市場在變化。”郭戈平說。
郭戈平指出,今年以來實體零售整體延續低速增長態勢,線上繼續分流線下,但增速有所放緩。未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模式已成趨勢。特別是受蘇寧與阿里、永輝與京東重大戰略合作影響,實體零售商的線下渠道已由“傳統模式下的拖累”逆襲為“新O2O模式下的優勢”,其價值也進一步得到釋放和重估;實體企業積極轉型、創新商業模式,力爭在新一輪的發展中保持優勢,持續增長。中國連鎖百強企業10多年的對比盤點發現,行業在發展、市場在變化,但零售的根本未變。
“今天,中國零售業又面臨一個新的轉折點,我們已經從現代模式變成了‘傳統商業’。欣慰的是,連鎖企業堅持了創業以來積極的學習性和創新精神,不斷在探索實體企業的發展轉型之路,已經走上‘摸著干’的互聯網轉型。這幾年,很多企業在迷茫、探索的同時,也在反思。很多企業高管和我說,不是電商強大,是我們自己做得不好,特別是零售的基本功,和一些先進的企業比,我們還差的很遠,我們零售業的快速發展,最主要還是得益與中國市場、中國經濟。很多企業從反思中找到了差距。”郭戈平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