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10月28日報道“沒有加油站,汽車將很難快速普及。而沒有充電樁,新能源車的發展同樣是困難重重。”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程驚雷的這番話既道出了新能源汽車從業者的苦衷,也反映了消費者的一絲隱憂。電動車產業化,必先解決充電樁設施建設。而上汽集團作為目前擁有98款新能源汽車的車企,完善全國的充電樁網絡也是勢在必行。
10月28日,上汽集團與上海黃浦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合力共建綠色低碳城區,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同時,上汽集團宣布出資3億元成立上汽安悅充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安悅充電)。該公司將在充電系統及終端網絡投資建設、充電及租賃系統管理、新能源汽車銷售、租賃和維修服務、停車場資源整合、電子支付、互聯網金融及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鏈等方面開展業務。
根據合作協議,上汽集團將在2020年前,在全國范圍內建設5萬個公共充電樁。同時,黃浦區政府將積極利用人民廣場、外灘、城隍廟、新天地、打浦橋等市中心區域,從而推動充電設施建設及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項目,為最終實現新能源發展目標創造有利條件。
自從2001年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以來,上汽集團已經累計投入了60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的開發與產業化推進,并先后投放轎車、輕客、大客車等多款新能源汽車產品。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銷量逐年大幅攀升,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程驚雷透露,今年1-9月份,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銷售超過8500輛,同比增長580%,預計今年可以超過13000臺。
而未來五年,上汽集團計劃在新能源領域投資超過200億元,投放30款以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全新產品,其中包括13款純電動車型和17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屆時不僅將推出純電動出租車,還會有“中國版特斯拉”。到2020年,上汽將力爭達到60萬輛的銷量目標。
在被問及為何耗資重金投入新能源汽車開發時,上汽集團技術管理部總監張程表示:“預計中國汽車市場將在2019年達到頂峰,銷量在2600萬到3000萬輛左右,由于國家的油耗法規標準日益嚴格,2020年百公里油耗將降到5升,2025年降到4升。如果按照現在新能源車和傳統車1:5的比例,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在295-400萬輛之間。因此,上汽集團需要針對整個系能源產業鏈進行全面布局。”
除了打造技術領先的新能源產品矩陣,完善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之外,上汽集團還將研發電驅變速箱(EDU)和電池管理系統等創新技術,力爭形成差異化技術優勢;建設有競爭力的關鍵零部件產業鏈,自主掌握“三電”核心技術;加強與社會各相關方的合作,推進開展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等業務,探索移動生活的未來能源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