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長相老,紫薇太粗壯,金鎖像小姐,容嬤嬤面慈祥……”超七成觀眾都“橫眉冷對”地朝新《還珠格格》潑去冷水,戲稱一切的挑戰都是東施效顰。也難怪,當深在皇宮的少爺小姐們說著類似“我可以為她放棄國籍”的驚人雷語后,我們怎能不跺腳吐槽?不過,殊不知,13年前的“小燕子”,同樣因為“無法無天”的怪誕舉止遭到保守評論者的抨擊。可謂是“新珠舊珠,都是神珠”。但也正是當年那只上下翻飛、所向披靡、“胡作非為”的小燕子,打破了人們積年沉悶的思想禁錮,顛覆了恭儉禮讓的大眾審美,開創了娛樂先鋒的新時代。
老版《還珠格格》不僅創造了50%以上的收視率神話,更將青春風暴席卷大江南北,乃至沖破國門,影響至大半個亞洲,甚至統治了一個時代。迄今為止,仍沒有任何一部劇能撼動其在亞洲電視界所創造的傲人紀錄。如今,娛樂傳播環境又非當年可比,13年前的網絡還沒有可以無限輻射的廣場效應,也沒有論壇、博客與微博,只有一臺做伴的電視機而已。所以新《還珠》不但要聽取更多媒介出口的質疑聲音,也要應對更多元、更復雜、更多平臺的觀眾的不同口味。畢竟,小燕子已不是一個單純的影視人物,而是一個影響力廣泛的時代符號,她會被一個時代的收視群體堅定地捍衛,要想贏得尊重與掌聲,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誠意和智慧。
新舊《還珠格格》一決高下!
第一回合 演員短兵相接
激烈指數:★★★★★
戰斗結果:趙薇版小燕子深入人心,新演員有待考驗
新《還珠格格》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小燕子的選擇了。當年由于趙薇“嘰嘰喳喳”的表演太過深入人心,以至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想要在演藝圈開辟一番新天地的她都不得不痛苦地生活在小燕子的“陰影”里。新版小燕子李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第一集播出不到10分鐘,就有上萬條微博“吐槽”——“這簡直就是趙薇的翻版嘛!”“各種模仿,沒有特點!”“史上最老小燕子!”“那媒婆痣真叫一難看!”不過新的故事情節倒是為小燕子加了分,以一場打戲為例,小燕子身手敏捷了許多,在類似高低杠的場景中耍把戲,“平衡木”上斗官兵,網友都開了眼,直呼:“這個小燕子絕對參加過奧運會,全能王啊!”
與核心人物小燕子的備受關注相比,五阿哥、紫薇、爾康、金鎖等演員就遜色多了。一位劇迷這樣說:“就跟看新《紅樓夢》的感覺一樣,大觀園里的小姐們感覺都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言以蔽之,沒特點!站人堆兒里基本分不出來。”對于翻拍版電視劇來說,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蘇有朋、林心如、周杰難找,若要再盼著丫鬟們都能成“范爺”,那就得燒高香了。
此外,老版紫薇林心如在新版中變身大名湖畔的夏雨荷,老版“第三者”知畫秦嵐成為新版雪吟,雖然看得觀眾穿越了,但也為新《還珠格格》增色不少。
第二回合 故事交鋒升級
激烈指數:★★★★☆
戰斗結果:新版有70%新血液,瓊瑤阿姨老驥伏櫪
從新《還珠格格》目前播出的幾集來看,基本延續了老版的故事梗概,從紫薇尋父開始,偶遇小燕子,假格格誤入皇宮,一系列哭笑趣事就此上演。除了觀眾熟知的小燕子學作詩等經典片段外,荷塘采露、宮廷足球PK賽等均為全新設計的劇情。據瓊瑤透露:“重寫《還珠》,我本來只想把以前的三部‘整合’一下,以為是很輕松的工作,誰知開始后,竟然一發不可收拾,新戲越寫越多。”
宮廷畫師班杰明的到來是最大新意。從第一集開始,洋帥哥就對小燕子這個“pretty girl”萌發好感,繼而悲慘地發展成為受虐的“暗戀系”男二號。
新《還珠格格》藝術總監何琇瓊說:“一個來自大不列顛的畫師,在那時代,把西洋的語言、思想、生活、飲食、人生觀都帶到劇中。洋文、巧克力、足球、自鳴鐘,看似普通的東西,卻在當時的宮廷中掀起軒然大波。洋文的誤用(good morning變成了“狗頭貓臉”罵人的話),巧克力成了謀害皇后的毒藥,足球用的是英式的規則,自鳴鐘成了班杰明傳達心聲的工具。”
瓊瑤也在博客中專門談到班杰明,她說:“可能會讓看慣清裝戲的朋友不習慣,但是,只要幾集以后,你們就可以進入情況了。在寫這部戲時,我盡量找尋參考的資料,例如乾隆的西洋樂隊、巧克力流行時間、蹴鞠的流行和查禁、踏歌起源、腰鼓的歷史、烤火節、盂蘭盆會……因為牽連的資料太多,可能也有失誤。但是,在對白方面,我說過,我拍戲給現代人看,不是給清朝人看,會用很多比較現代的語言。”
第三回合 制作一方完勝
激烈指數:★★★
戰斗結果:一副塑料耳環,終敵不過百萬華服
從老版每集5萬元的制作費,到新版每集耗費百萬元,勝負不看便知。據說當年趙薇等格格們戴的都是塑料耳環,搞得耳朵發炎后干脆不戴了。而新版放眼望去,盡是錦衣華服,耗費將近400萬元,光乾隆的一件龍袍就耗資20多萬元,全部手工刺繡而成。
據了解,老版《還珠格格》主要在懷柔外景地拍攝,紫禁城的景是拼湊的,內景也十分簡陋。在新版中則有了橫店影視城的故宮群,宮庭戲皆為實景拍攝。投資破億的新《還珠格格》劇組轉戰懷柔、橫店、內蒙古等多個片場,歷經四季取景。
拿開篇的乾隆牧場圍獵舉例,眾禁衛軍呈包圍圈勢,把大批的麋鹿、羚羊等獵物攆到溝壑中等待獵殺,畫面中所有出現的動物都是真的。據制作方透露,在拍攝過程中,“畫面有全景展現,也有馳騁中的追拍,宏觀地展現了皇室圍獵的盛大場面。”
而在全劇中后段,大概第28集時,“老佛爺皇太后在五臺山祭祀齋戒后擺駕回宮,滿朝文武相迎,整個后宮全然出動,羅列于太和殿前。更有眾多御林軍前后壓陣,儀仗重重,顯出不可一世的皇家氣魄。”
就連第一集中小燕子大鬧梁府的戲也被經營得花哨多了,無論人力或場景,看得出都花了不少工夫。
此外,藝術總監何琇瓊還透露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攝像機已進入高清時代,現場更以雙機同時拍攝,捕捉多位角度,讓演員表演的重復率減低。后期特技提升,電影技術也可在電視中呈現。演員面部小瑕疵也可通過修片、過色技術達到完美。”
第四回合 內涵半斤八兩 環境機關重重
激烈指數:★★★☆
戰斗結果:勵志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硬件都比完了,是該拼內涵的時候了。瓊瑤阿姨一直都在與時俱進,深知“沒文化害死人”的道理,所以新版小燕子比原先懂事了,雖然她還是狀況不斷,但都是被人陷害,并非刻意興風作浪;皇阿瑪不再那么臉譜化了;就連惡皇后和容嬤嬤都有了些許讓人憐憫的味道。
都說勵志是個筐,啥都往里裝,新版《還珠格格》也不例外,與舊版的“純娛樂”相比,新版在沒有給“歡樂”動刀子的前提下,和諧、勵志成分更濃些。小燕子當然是典范,她從一個無拘無束的鄉間野丫頭,莫名其妙地變成了皇親國戚,身份、地位雖然高人一等,但思想、行為卻被宮中傳統保守的規矩所禁錮,她“頑強抵抗”,“在一片嘲笑聲中力爭上游”。“她努力上學堂,從大字不識幾個到能對句、能押韻,還能把《禮運大同篇》透過歌聲傳誦于宮中。”活脫脫一個進化成長的好青年。
雖說內涵相差無幾,都主打青春勵志,但與13年前相比,新《還珠格格》面臨的挑戰顯然更大。老版播出時,電視臺幾乎是唯一的播出平臺,而如今視頻網站點擊率噌噌上漲,年輕人通過網絡觀看電視劇的習慣正逐步形成,稍有不中意,網上必定炸開了花。雖然新版主演們深諳“讓罵聲來得更猛烈些”的眼球經濟效應,但在這個時代,“紅得快”的同義詞幾乎就是“遺忘得也快”。可以斷言,在電視劇進入“啃老時代”的今天,新《還珠格格》必定成就不了老版那般“經典”,但它能走到哪一步,還需靜觀其變。
主創回應質疑
新劇播出不到一周,不出所料,觀眾“拍磚”多過叫好:13年前那幫忠實粉絲,要么對比之后更懷念林心如、趙薇,要么干脆寄希望于“老戲骨”鄧萃雯飾演的皇后“整死這幫小妖孽”,對此,瓊瑤阿姨淡定表示,“不喜歡,就用遙控器換臺”。而作為瓊瑤御用導演的李平以及瓊瑤的兒媳、藝術總監何琇瓊,都再次重申,咱“不求超越,只求快樂”。
導演李平 不求超越 但求快樂
導演李平的聲音略顯疲憊,不知是因為新《還珠格格》的宣傳戰打得太辛苦,還是因為從《還珠格格》第二、三部又到新《還珠格格》,他實在倦了,“不想拍,最后臺里和瓊瑤一起來做我工作,才終于接下來。”而且,“重拍自己的作品,壓力很大”。
記者(以下簡稱記):看了前幾集,似乎并沒有大的改動,之前說的70%~80%的“劇本翻新”會體現在哪里?
李平(以下簡稱李):前面部分沒怎么改,基本還是原來的情節,就是多了班杰明這么一個多才多藝、住在皇宮的英俊外國畫師,這算是個小小的改動。后面的大改動要留給觀眾自己去看啊,我不能先揭秘,呵呵,而且太多我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完。
記:用什么吸引老版粉絲?我看小燕子都會耍雙杠了。
李:對,很多細節我們拍得更精致、更有想象力了,情節上也追求更緊湊,不好看的地方都盡量刪掉,比如緬甸戰爭、爾康戒毒,去掉了這些不好看的,然后填充了更多有意思的小段子。
記:98集的新《還珠格格》,幾乎橫跨了湖南臺的整個暑期檔,有網友投訴說,這直接封殺了他們原本想看的一些劇,非得這么長嗎?會不會太考驗觀眾的耐性?
李:原來有100多集啊,我們也只能壓縮到這個地步了,90后的觀眾沒耐心看完,這當然是有可能的,但不這么長你沒辦法講清整個故事啊,所以沒得選。
記:《還珠格格》第二、三部到這回的新版,都是你的作品,這回的收視率心里有底嗎?畢竟時過境遷,代溝什么的都會出現。
李:當然還是期待高收視,不過確實沒有很大的信心,只能邊走邊看吧。我們是有很大誠意的,想把之前覺得缺陷的地方都糾正過來,沒想到越調越多,最后導致瓊瑤老師大面積地改寫……至于代溝,因為我跟瓊瑤老師在同一個時代,她認為的經典也是我認為的經典(笑),所以我看不出來,只能問看戲的80后和90后啊,但愿我們還能溝通。
記:雖然才播了幾集,但歡樂的網上惡搞已經開始,比如視頻里把紫薇做成唐僧,小燕子是悟空,皇阿瑪變身美少女戰士,班杰明像牛魔王……還有網友大呼“整死這幫妖孽吧,皇后娘娘!”你覺得這些吐槽的創意怎么樣?會生氣嗎?
李:哈哈,是嗎?我還沒來得及上網看呢,如果不是惡意攻擊純為了好玩兒,那還可以接受……我得上網看了再下結論,搞笑要有度,別玩兒過線就行。
瓊瑤 給自己找樂
2007年,忙完電視劇《又見一簾幽夢》的瓊瑤阿姨對自己說:“那將是我人生中最后一部電視劇,我的戲劇生涯,應該已經畫上了句點。”
事實上,這時的瓊瑤,生活十分辛苦,老公平鑫濤自從2002年害過一場大病,身體就一直不好,那場病留下很多后遺癥,包括永遠不停的“神經疼痛”和面部的麻木。到了2007年,平鑫濤的體重開始不停地下降,瓊瑤驚覺到不能再忽視老公的健康。年終,她毅然關閉了所有的網站和博客,把全部精力放在老公的健康上。
“其實,自從我上了年紀,我就越來越明白,人生,‘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寫《還珠格格》的劇本,就體會到這點。我跳出悲劇,改寫喜劇。一來是我的心越來越柔軟,自己就想找快樂。二來覺得人生太多無奈。很多年輕人不知何去何從,也不知道生命的目的何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我想把快樂帶給每個人,也帶給自己。寫劇本做戲,早已不是我的事業,而是我的興趣。在創作的時候,我會非常投入,我會忘了所有煩惱,尤其寫小燕子的時候,我會融入這個角色,掉進她的世界里。鑫濤生病這兩年,找我合作拍電視劇的人從不間斷,各種企劃案都有,我完全置之不顧。由于電影市場復蘇,更有很多電影公司想拍我的電影,我也沒有動心。直到鑫濤身體好轉,我才又有了自我,有一天,我對鑫濤宣布:‘你病好了,這兩年,我太辛苦,以后你自己照顧自己,我要去找快樂了!’我知道,我不能找健康,健康會隨著年華一起老去。但是,我如果活著一天,就能快樂一天,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我什么都不苛求,只想快樂!但是,快樂,你在哪兒?我在敲門,你聽見了嗎?”
這時,很多電視公司都在說服瓊瑤重拍舊戲。包括《庭院深深》《幾度夕陽紅》和《還珠格格》。這其中,《還珠格格》呼聲最高,只是瓊瑤自己意興闌珊。“重拍《還珠格格》?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舊的《還珠格格》,創造過許多第一,我再去重拍,萬一拍不過以前,不是自找麻煩嗎?但是,鑫濤的一場病,改變了我的看法。我想到了快樂的小燕子,想到那個我筆下(非關歷史)的皇阿瑪,想到當時創作這個劇本時的快樂,我動心了!如果重寫《還珠格格》,寫得更加細膩,更加生動,內容更加豐富,也把當時錯誤糾正一下,例如,五阿哥的額娘愉妃并未早逝,她活到七十幾歲呢!或者,我可以讓自己快樂,也能把快樂帶給年輕的觀眾!”
重寫《還珠》,瓊瑤本想把以前的三部整合再濃縮一下,以為是很輕松的工作。誰知開始后竟然一發不可收拾,新戲越寫越多。除了原劇本中她最喜歡、實在不舍得也無法丟棄的情節以外,幾乎新寫了70%。瓊瑤說:“我永遠珍惜舊《還珠》里的演員:心如、趙薇、有朋、周杰、張鐵林……沒有他們,哪有成功的《還珠格格》?新的《還珠》,會有一群新的演員,帶來一些新的面孔。我對他們說,‘不求你們超越舊演員,他們的地位,在我心里和許多觀眾心里,都屹立不搖,無可取代!只希望你們,去努力演活你們飾演的角色!’”
藝術總監何琇瓊 大海撈針挑新角兒
問:從瓊瑤的博客上得知,新版演員的遴選費盡周折,芒果訓練營功不可沒,大多數年輕配角演員產生于此,能否說說這個訓練營開辦過程中的趣事?
答:訓練營其實做的很辛苦,全新的孩子對節目而言并不好做,他們都顯生澀,也難有好的表現。有經驗的孩子又有心理障礙,怕被淘汰。因此在遴選的過程中很難找到主要角色。事實上,欄目因故未按原計劃做完預定的集數,后來的雙生雙旦都是欄目結束后,我們再去大海撈針把他們撈出來。但戲中的配角很多用了當時的學員,如柳青,柳紅,爾泰,“四大才子”(太監),金鎖。所以還是有收獲的。
問:芒果訓練營雖好,但四個主角卻是滄海遺珠,李晟和海陸是如何打動編劇和導演的?爾康和永琪又是靠什么爭取到了角色?從實戰效果來看,四大主角是否達到了當初預期,有哪些超水平發揮或遺憾?
答:跟李晟的緣分早在我們制作一部偶像劇《絲絲心動》時就開始了,當時本想讓她演一個女服務員,但陰錯陽差的沒能來演,當時對她的印象就是很甜美的女孩,但并不覺得她特別像趙薇。直到她來試戲,對白一出,就覺得她的聲音、表情都有神似的味道。
海陸跟湖南衛視也有一段淵源,2006年我們拍《又見一簾幽夢》時,湖南衛視幫我們做了“尋找紫菱”的選秀欄目,當她的照片出現在眾多選手之中,十分亮眼。但那時她才是上戲大一的學生,學校不同意她參加這個長達兩個月的選秀活動,幾經協調,只得放棄。否則也許合作的緣分會更早出現。
能夠加入《還珠》的孩子們,其實都經過了多次的試鏡、試戲、試裝過程。這雙生雙旦,在外形上我們還是覺得十分貼合劇中人物。他們都是科班出身,有一定功底,所以導演調教起來也沒那么吃力。
要說遺憾之處,我想主要是拍攝周期太長,難免有狀態不好的時候,但戲不能等人,必須按拍攝周期完成,難免有些因為趕時間或休息不夠而表現不到位之處。這點,連老戲骨們也都會發生,何況這些新人呢。
問:劉雪華和鄧萃雯幾乎是臺灣和香港電視劇的“活化石”級人物和老戲骨,她們的演出對新版有何貢獻?邱心志是深情款款的一代小生,和張鐵林風格大異,怎么想到用他來取代老版里的“卡通皇帝”?
答:決定用他們時當然考慮到三位在表演上能令這幾個戲中舊有的人物更加出彩。邱心志飾演的乾隆,值得一提。確實從他過去的表演經驗中,我們看到的多是溫文儒雅的小生。2005年,在我制作的一部戲《原來就是你》中,我說服他演了一個反面人物。當時對他是一極大的突破,他把這個人物演得入木三分,令人恨得牙癢癢。通過這次合作,我便知道外表斯文的他,其實內心澎湃激昂,有無限的潛力,能駕馭不同的角色。與其說是大膽嘗試用他,不如說是對他有十足的信心。果然,看了他詮釋的皇阿瑪,超越以往的乾隆。我看到一個嚴君,一個慈父,一個極具魅力的男人,淋漓盡致。
問:如果說老版“還珠”偏于娛樂,是否可以說新版則在娛樂的基礎上更強調了“勵志”“快樂”和“和諧”?有哪些具體的體現?
答:勵志應該在小燕子這個人物身上體現最多。她從大字不識幾個到能對句,能押韻,還能把《禮運大同篇》透過歌聲傳誦于宮中。紫薇一直是“和諧”的代表人物,隱身做宮女保護小燕子,受過皇后、容嬤嬤多次的欺凌,仍在關鍵時刻用御賜金牌令救了她倆。
“快樂”一直是貫穿全劇的精神。編劇的宗旨就是讓觀眾從看劇中得到最大快樂。哪怕生活中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也要懷抱樂觀進取,百折不撓的人生觀。
瓊瑤劇丫環堆里走出的大明星
說起瓊瑤劇,第一印象總能讓人想起那些明眸皓齒、水靈動人的女主角們。林青霞、劉雪華、林心如、趙薇……事實上,當年還有一群在瓊瑤劇丫環堆里不起眼的小演員,最后借勢上位,出落成人五人六的大明星,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范冰冰。看看還有哪些“丫環相,明星命”。
范冰冰“金鎖”起步,直奔“豪門”
如今路人皆知的“范爺”,算得上瓊瑤劇里最勵志的丫環了,從那個言必稱“小姐”的怯怯金鎖,到今天這位敢放言“我就是豪門”的一線女星,如此戲劇人生,恐怕連想象力豐富的瓊瑤阿姨都在暗自稱奇。
“金鎖”捧紅了范冰冰,但上進心十足的她卻沒被瓊瑤臺灣公司的8年合約鎖住:眼看人氣飆升,經紀公司卻并不給力,于是范媽果斷拿出最后20萬積蓄,為女兒贖回自由和最寶貴的成名時機。十年之后,盡管瓊瑤阿姨還是淡淡一句“范冰冰在我的戲里就是個丫頭”,但在《非常完美》這部電影里,丫頭范冰冰已然成了嫵媚女一號,倒襯得原先的主子、戲里的女四號林心如可有可無。
高金素梅不走尋常路的丫環
1990年一部《婉君》不僅紅了柔弱溫婉的女主角,也讓那個潑辣熱情、忠心不二的丫環嫣紅進入觀眾視野。多年以后再回看,才發現扮演者高金素梅已經不走尋常路地成為了臺灣政壇的風云人物,是有著“空襲靖國神社”英勇事跡的“原住民代表”。
事實證明,她不僅有著嫣紅的果斷,更有比她精彩許多的人生經歷:一路做過歌手、瓊瑤女星、主持人和政壇女強人,還憑《梅珍》一片拿過圣地亞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雖在演藝高峰時息影、開設婚紗店遭火災、低谷時期患癌病……但在40歲那年,她還考取了中央民族大學本科,成為鳳凰衛視“風范大國民——2005年度十大人物”中那個“為民族討靈的高金素梅”。
宋祖英驚鴻一瞥的苗族丫頭
和周杰倫搭檔成“英倫組合”已經夠突破了,誰會想到電視劇《婉君》里還曾經飄過這么一位國寶級的著名主旋律歌手?
在未成名的“北漂”期間,老師們評價她乖巧,“好像隨時都等待著上課,不出門。”宋祖英卻爆料,“沒錢逛什么街呀,覺得有地下室住就不錯了。”在這樣的時期,她也曾出去賺過外快,比如在《婉君》里,她演過一個驚鴻一瞥的苗族丫頭,還勇敢地救了“老三”的性命。如今提起這段往事,顯然有些“不堪回首”,“早知道會像現在這么有名,當時怎么也不會去演啊!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太逗了,漂亮和演技都談不上,還有點嬰兒肥。哈哈。”
時光奇妙,20年后,當宋祖英舉辦“2011臺北小巨蛋演唱會”時,擔任演唱會主持人的徐乃麟,正好是當年劇中的“老二”周仲康。
王艷:曾是跳舞的灰姑娘
觀眾知道王艷,大多是在《還珠格格》之后,但在此之前,她已經在瓊瑤那部經典的《梅花烙》里,扮演過配舞的小丫環。作為一個沒有演戲經驗的舞蹈學院學生,她在短時間內背出長長的臺詞,并以不俗的扮相驚艷了導演,從而獲得被引薦給瓊瑤的機會,也就有了后來那個惹人愛憐的“晴兒”。
相似經歷的還有15歲就成為文工團舞蹈演員的孫儷,2003年時她被《情深深雨濛濛》選中做依萍的伴舞演員,有一個兩秒的鏡頭掃過了正微笑著揮動衣袖的孫儷。那時候的她,臉有點圓,長相并不算出眾。她說,“還偷偷試過趙薇的舞鞋,那是灰姑娘的夢想。”撰文/王曉晶 丁杰靜 白郁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