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稱江蘇淮安市公安局警察的網友發帖稱,淮安市清浦區公安分局局長曹某“公車私用”、“徇私舞弊”及“經濟問題”。淮安市紀檢委信訪處今日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已經受理了相關舉報,正在調查。(9月11日人民網)
說起公車私用的現象,公眾已經不陌生,類似的事件屢見報端,但諸如江蘇淮安市清福區公安分局局長公車私用接送小狗的緣由,倒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條狗算是跟了個“好主人”,才能獲得如此高規格的待遇,但這一切對于社會大眾來說,卻是難以接受的現實。
而該名局長之所以能為小狗配備專車,背后除了“公車私用”,還有不少“徇私舞弊”和“經濟問題”。根據舉報者的表述,其6月5日就已經向紀檢部門遞交了相關舉報材料和證據,但一直有沒有進展,迫于無奈才選擇了實名發帖的方式,并且感到“周圍的許多壓力”。
這所謂的“壓力”,在筆者看來無外乎都是來自一些領導的施加。官官相護的情形已是屢見不鮮,何況被舉報的還是一名能耐非凡的公安局長。就算是該事件被媒體曝光之后,相關部門也只是給出了“已經受理了相關舉報,正在調查”的答復。
“正在調查”一詞看似相關部門已經介入,但又沒有作出實際的肯定,正是這樣一個是是而非的答復,不僅安撫了社會大眾的疑慮,也能對被舉報者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其實,仔細回顧以往的一些事件,許多都出現了“正在調查”一詞,這樣的工作態度和處事方式,是對公眾的極不負責任。“正在調查”的結果大多都不了了之,與其說相關部門在積極的辦理,還不如說是其惰政懶政行為的代名詞。
“公車接送小狗”一事,不僅暴露出如今領導不顧中央禁令,仍然“公車私用”的行為,還揭露了以往被人們忽視的“正在調查”的官方說明,其實是惰政的體現。
十八大以來,中央對公車私用已是明令禁止,對于干部作風更是屢次強調。而之所以仍然出現違反規定的現象,還是在于干部自身意識沒有轉變。作為身負紀檢監察重任的紀檢部門,如果仍然用“正在調查”作為其答疑的代名詞,那么不僅有損自身監督執紀的震懾力,更是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作者:何小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