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今年第三季度創業公司估值繼續以火爆速度升高。不過有跡象顯示,風險資本的這種趨勢可能已經掉頭。
泛偉 (FENWICK & WEST) 律師事務所在今日發布的最新一季度報告中深挖了硅谷公司的風險融資細節。雖然自今年8月起股市出現波動,而且科技公司上市的數量少之又少,但公司的估值金額仍在提高。
調查發現,在泛偉跟蹤的175輪第三季度融資中,有86%給予公司較之上一輪更高的估值。只有4%的融資給出的估值下跌。這是自2002年泛偉編纂此類數據以來,“估值增加”與“估值減少”極化最為嚴重的一個季度。
第三季度公司估值的中值提高了51%,出現健康增長,但不及第二季度時74%的增幅,同時也創下了今年以來的增長最低水平。并不好說這代表著一輪萎縮即將到來,但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在后期融資中,投資者開始減少高得出奇的估值。
以二手車經銷商Beepi為例,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估值曾超20億美元,但消息人士稱,在8月份完成融資時,其估值僅有5億美元。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本地服務網站Thumbtack上,該公司9月時最終獲得了13億美元估值,少于公司之前期望的20多億美元。電商創業公司Jet.com現在希望獲得一輪估值為15.5億美元的融資,8月份時該公司期望的估值水平是30億美元。
與此同時,在富達、貝萊德等共同基金大幅下調對企業估值后,像Snapchat、Zenefits和Dropbox這類獲得數十億美元估值的公司也遇到了問題。
在泛偉的調查中還可以看到,“高級清算優先權”的出現也有小幅增加。所謂“高級清算優先權”相當于一種保護投資者的手段,可以讓他們能先于其他股東拿回自己的資金。在第三季度中,有35%的融資出現了高級清算優先權,比例高于第二季度的29%,而且是兩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
然而,調查并未發現融資中開始出現繁瑣的條款。這意味著創業者仍然握有談判優勢。舉例來說,第三季度沒有一輪融資包含“棘輪”條款。所謂“棘輪條款”,一般是指創業公司在上市時,若其IPO價格未達到某一具體目標,就將以股票形式賠償早期投資者。即將上市的Square就因為這種條款面臨尷尬局面:公司要么選擇讓IPO價格比投資者在去年一輪融資中支付的金額高20%,要么就要向投資者給付多余的股票。
本月早些時候,另一家律所科律(Cooley LP)發布了第三季度中140樁交易的總體數據,其中“估值增加”融資的比例占到了90%,與泛偉報告相似。該報告還顯示,后期的估值——D輪或更晚——其中值沖高至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水平翻了一番還多。(維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