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本聰被提名諾貝爾獎,世界上卻沒有人能夠找到他
全世界有數百萬名比特幣持有者,今年 9 月下旬的某一天時全球每天交易 24 萬“枚”比特幣,按照當天的比特幣美元價格計算高達 5600 萬美元。
這種以加密代碼形態存在的虛擬貨幣已經風靡全球,以至于它的發明者“中本聰”剛剛被經濟和金融學界提名為諾獎候選人。昨天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金融學教授 Bhagwan Chowdhry 在赫芬頓郵報(Huffinton Post)上撰文表示,已經提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為 2016 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的候選人。
然而時至今日,世界上卻沒有人能夠找到他。
自從 2010 年最后一次在比特幣社區以“中本聰”的賬號名稱露面回帖之后,這位比特幣的發明者,傳說中的數學家、密碼學家至今沒有在網上或現實生活中公開露面過。根據 Tech2ipo 的一篇報道,截止至 2014 年, 外界估算“中本聰”本人可能持有多達一百萬枚比特幣,按照今天的美元比價計算,大約價值 3.7 億美元。
去年三月,《新聞周刊》記者莉亞·古德曼在美國加州 Temple City 找到了一位姓名為多利安·中本(Dorian Nakamoto)的男子,將其認作為“中本聰”并率隊對其大肆“采訪”。多利安·中本家住洛杉磯圣貝納蒂諾山腳下,今年 65 歲,是一名日裔美國人,畢業于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獲物理學士學位。1973 年他 23 歲時將自己的名字從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更改為多利安·普倫蒂斯·中本聰(Dorian Prentice Satoshi Nakamoto),之后便不再使用原名,并使用多利安·S·中本作為簽名。
由于《新聞周刊》以及隨后大小媒體的采訪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侵擾,已經罹患前列腺癌的多利安·中本后來還患上了中風。他嘗試過報警,一度還將《新聞周刊》訴至公堂。
去年九月,一位匿名黑客“LulzClerk”在 Pastbin 上發帖,生成自己黑入了“中本聰” 2010 年沉寂之前,在比特幣社區個人賬號所用的電子郵件地址:satoshin@gmx.com。該黑客提供了自己取得該郵箱控制權的證據:兩張截圖,顯示名叫“中本聰”的郵箱主人于 2013 年 6 月 14 日在 Card Reader Factory 購買了一款讀卡器,訂單發票寄送和送貨地址為密蘇里州圣路易斯某地。
有趣的是,在 LulzClerk 黑入該電子郵件之后,郵件的原控制者還曾多次成功修改密碼,只不過之后又被這名黑客奪取控制權。科技媒體 Motherboard 嘗試跟這個電子郵件取得聯系,發現先后聯系上了兩個人,一個是黑客,另一個則是“主人”。這名“主人”對 Motherbord 表示,自己只是出于興趣偶然獲得了郵箱地址和密碼。目前尚無公開的證據可以確認這名“主人”就是“中本聰”本人。
“中本聰”的身世之謎,成為了除了比特幣的實時比價以及新的加密技術之外,最讓比特幣玩家們關心的話題。提名中本聰參選諾獎的 Bhagwan Chowdhry 認為,如果要找對經濟體系造成了巨大的顛覆式的影響,比特幣發明者的名字瞬間就跳入他的腦海中:
不僅中本聰的貢獻將會徹底改變我們對金錢的思考方式,很可能會顛覆央行在貨幣政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并且將會破壞如西聯這樣高成本匯款的服務,徹底消除如Visa,MasterCard和Paypal他們收取2-4%的中間人交易稅,消除費事且昂貴的公證和中介服務,事實上它將徹底改變法律合約的方式。
根據 2016 年諾獎評選、開獎和頒獎的日程設置,明年的 10 月評選結果才會公布,而頒獎典禮將設在 12 月。也就是說,不管“中本聰”是否能夠被成功提名進而參選、進而獲獎,至少要到一年后才能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