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花鄉四合莊28-A和28-B,這是今年10月21日碧桂園聯合中國金茂以34.2億元和17.6億元剛剛拿下的兩宗地塊。然而拿地一周后,業內便有傳言稱碧桂園集團或將退出該地塊的開發。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碧桂園的退地給其他企業敲了警鐘,但從大趨勢來看,北京土地市場的高溢價率仍然是房企在未來要面對的現實。
碧桂園退地不容易
昨日,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開發商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目前碧桂園北京公司退地的意愿較為強烈,但碧桂園集團仍在考慮中,由于豐臺兩宗地是碧桂園與中國金茂聯合拿下的,退地會對企業的信譽造成不良影響,也不利于日后與其他房企的合作。
據了解,此次碧桂園與中國金茂聯合拿下的豐臺區兩宗商業金融地塊,溢價率分別為140%和146%,樓面價接近3萬元/平方米,這也讓“千億房企”碧桂園由此進入北京市場。但由于地塊的價格和資金問題,拿地僅一周后碧桂園便露出了退地的意圖。
上述知情人士對此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想要退地的是碧桂園北京公司,原因在于豐臺的兩宗地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營壓力,但真正實現退地的可能性并不大,“由于碧桂園與中國金茂聯合拿地,雙方為這兩宗地塊繳納的保證金達6.3億元,現在其中一方想抽身而退沒那么容易。如果中國金茂也同意退地,保證金將被全扣。即便碧桂園想要退出,也要在流程走完、項目正式立項后,以股權轉讓的方式退出該地塊的開發”。
房企退地早有先例
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碧桂園退地,一部分原因也歸咎于中國金茂,原因在于豐臺的這兩宗地由中國金茂負責競投,但最后報價高于碧桂園原定的授權金額,超出了碧桂園的承受范圍。但對中國金茂而言,即便碧桂園退出后續開發,以中國金茂的實力,既可以自己單獨開發,找到新的合作方也并不困難。
其實,聯合拿地后一方退地,在業內已有先例。2011年,上海保集(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佳富投資有限公司聯合以10.02億元競得崇明的城橋商品房基地1、2號地塊,溢價率達115%,地塊的最終樓板價為6451元/平方米,成為當時的崇明地王。然而一年后,受市場及其他因素影響,該地塊被競得方退地,再次進入土地拍賣市場。業內認為,以兩家企業當時的拿地價格、成交地價極有可能高于周邊房價,這也讓競得方最終決定退出后續開發。
無獨有偶,去年,北京豐臺長辛店鎮辛莊村(一期)A-41地塊吸引了12家房企現場競拍,最終該地塊被中筑置業旗下的合資子公司北京中長合源置業有限公司以21億元拿下,但由于中筑置業的合作方北京凱迪恒業投資有限公司的退出,在拿地還不到一個月后中筑置業就決定退地。據了解,像北京凱迪恒業投資有限公司這樣的合作方,主業不是房地產開發,對市場行情的變化非常敏感,一旦市場向下,就會做出撤資決策來避險。
高價拿地仍為主流趨勢
據中原地產數據,今年9月,一線城市合計月內土地成交額達到了588.78億元,創今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接連拍出高價地塊。今年10月,北京地區共計有26宗地塊被出讓,起始總價高達515億元。按照今年北京土地平均40%的溢價率計算,這26宗地塊的最終成交價有望突破700億元。土地供應的稀缺,導致一線土地市場不斷出現“搶地大戰”。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過高的地價是導致房企面臨經營風險的原因之一,此次碧桂園的退地,給其他房企在拿地方面敲了警鐘。但從大趨勢來看,北京土地市場高端化越來越明顯,因此要承受一定的高溢價率仍然是房企在未來要面對的現實。